政府「超前部署」提早停課惹爭議 李家超回應將總結經驗 強調安排「絕對是對」
廣告
上周香港受熱帶氣旋丹娜絲殞地影響,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提前18小時宣布全港學校停課,惟當日多區錄得0毫米雨量,引發市民與網民質疑「超前部署」是否過早。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5日)在行政會議前回應,指政府以「將風險減到最低」為原則,委員會統籌各部門的防災工作「絕對是對」,但承認聽到社會不同意見,將總結經驗並在未來決策時通盤考慮。此事件凸顯香港應對極端天氣的挑戰,需平衡安全與實際影響。
停課決定與公眾反響
7月10日,香港天文台預測熱帶氣旋丹娜絲殞地可能帶來超過390毫米降雨,逼近歷史紀錄,促使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提前宣布7月11日停課。陳國基強調「寧安全、莫後悔」,稱部署基於天文台數據與防災需要。然而,7月11日全港多區未見明顯降雨,網友批評:「停課一日,學生開心,家長亂晒籠,點解唔等實際天氣再決定?」、「超前部署聽落好,但零雨量真尷尬。」部分網友支持決定,認為「安全第一,難預測天氣變化」。
政府的防災措施與回應
李家超表示,超前部署旨在將風險降至最低,委員會統籌多部門行動,包括渠務署清理2,500個易淤塞地點、路政署檢查水浸警報系統,以及動員區議會與關愛隊向居民發放天氣資訊。他強調這些措施「今次係咁,將來都係咁」,顯示政府堅持預防優先。陳國基補充,天文台預測顯示丹娜絲可能引發嚴重水浸,類似2023年「黑雨」事件,故採取保守策略。對於公眾質疑,李家超承認不同聲音,承諾檢討決策流程,未來將更全面考慮天氣數據與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