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 的士牌價

網約車之亂告終!「四分天下」低價模式賤物鬥窮人 的士牌價逆市反彈士氣大振

社會熱話

廣告

的士與網約車亂局即將告終!政府就網約車服務提出《兩步走》立法建議,計劃於今年立法會會期結束前通過主體法例,並於明年上半年完成附屬條文,預期2026年下半年發牌,為長年未解的「白牌車」爭議劃上句號。

簡單而言,新制度下,網約車平台、車輛與司機須領有限期5年、不可轉讓的牌照,並須通過背景審查、保險與驗車等規定。消息一出,市民普遍支持,惟的士業界則表達強烈憂慮,擔心生意與資產價值受壓,的士從業員普遍感受壓力。

根據的士交易所最新資料顯示,市區牌價近期短線反彈至約205萬元,但市場認為目前仍屬短期觀望,擔心政策落實後若無總量控制,的士的議價力與壟斷優勢將徹底被瓦解。甚至有司機坦言,面對折扣平台與彈性收費車隊,「傳統按錶營運愈來愈難維生」。

促成「四分天下」局面?

有網民分析市場將出現「四分天下」局面,包括收費彈性車隊、全年折扣車、合法網約平台及傳統的士,直言低價模式將主導選擇。

收費可加可減的車隊

這類車輛主要由較具規模的平台或企業車隊組成,具備動態調價能力,例如根據需求高低、時段、地區、天氣等即時因素調整收費。這種模式參考海外如Uber、Lyft等平台的 surge pricing(加乘價格)系統,在乘客需求高峰期調高車資,離峰時段可提供較優惠價格,吸引不同層次乘客。

  • 85折的全天候低收費車

個別網約車平台或電召服務商長期提供標準車資以外的折扣,例如固定85折優惠,主打「平價」策略。坊間戲稱「賤物鬥窮人」,吸引慳錢乘客。不過,根據運輸署規定, 的士司機需按錶收費,所以的士App預設85折作招徠, 其實已違犯道路交通相關規例

  • 合法化白牌網約車

即將受政府發牌及監管的網約車類別。根據新法例,司機與平台需申請牌照(有效期5年且不可轉讓),車輛須定期驗車、登記時車齡不超過7年,司機亦需通過背景審查及考核。

  • 正常按錶收費的士司機

即現行的士業界模式,依政府訂定車資表(跳錶)收費,受法例與車牌制度監管。多年來備受批評服務質素參差,亦無法與網約平台的科技應用與服務彈性競爭。

交通事務委員會將於周五討論草案,當局表示會聽取業界及平台意見,再調整細節條文,以期平衡創新與現有制度,確保市民、從業者與市場三方穩定過渡。

至於工會則關注司機權益保障與保險細節,呼籲政府在規管同時引入勞工支援機制。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網約車現已佔整體點對點交通約兩成,市民對其服務予以肯定,加上全球趨勢與科技應用成熟,是時候引入規管框架。當局強調會設有序審批程序,並訂明營運責任、服務標準及投訴處理機制,藉此保障用戶安全與平台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