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戲院五年少九間 羅淑佩:密切留意業界困難
廣告
近年香港戲院行業面臨多重挑戰,截至2025年7月10日,全港戲院數目由2020年的61間減少至52間,淨減9間,跌幅約一成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回覆立法會質詢時表示,儘管結業戲院數目有所增加,但亦有新營運商接手經營,反映市場仍有活力。政府強調以市場主導為原則,現階段無計劃在土地拍賣時要求發展商設立戲院,但會透過多項措施支持業界,促進香港電影業穩健發展。
行業挑戰與市場變革
過去兩年,香港戲院業面對多重壓力,包括串流平台的興起、欠缺具市場號召力的電影、高昂的租金與運營成本,以及觀眾觀影習慣的改變。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5年7月10日,共有35間戲院結業,同期26間新戲院開業,顯示行業在動盪中仍具韌性。此外,全港戲院銀幕數量由291個減至264個,座位數由4.29萬個降至3.68萬個,反映市場規模有所收縮。油尖旺區以10間戲院及每千人口31.9個座位,成為全港戲院密度最高的地區。羅淑佩指出,黃大仙區內結業的戲院已獲新營運商接手,將於7月中重開,為業界注入新動力。
政府支援與電影文化推廣
為應對行業困境,政府透過文創產業發展處及電影發展基金,推出多項支援計劃,包括人才培訓及電影製作資助,以提升香港電影的質與量,從源頭為市場注入信心。此外,政府舉辦的「全港戲院日」及「10.1半價睇好戲」活動,透過票價優惠吸引市民進場觀影,成效顯著。這些活動不僅培養市民到戲院欣賞電影的習慣,拓展本地觀眾群,還帶動周邊食肆及商店的消費。例如,活動當日不少商戶提供優惠,進一步刺激觀影意欲,實現多方共贏。
市場主導與未來展望
羅淑佩強調,戲院供應應由市場主導,政府現階段無意透過政策強制要求發展商興建戲院。然而,當局會密切留意業界需求,持續提供多元支援,包括資助電影製作、推廣電影文化及舉辦票價優惠活動。儘管票價由2020年的平均66.2元升至2024年的70.5元,升幅約6.5%,但優惠活動有效降低了觀影成本,讓市民能以相宜價格享受電影樂趣。展望未來,政府將繼續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透過優質電影製作及文化推廣,為香港戲院業開闢更穩健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