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lphabet 資料圖片

AI應用實力非凡 Alphabet開拓新財路

美股

廣告

美股近期屢創新高,功臣之一非科網龍頭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L)莫屬;過去一個月來,股價累積升幅達一成三,比起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三大指數介乎4%至5%的升幅,領跑作用明顯。最新一份成績表亮麗奪目,管理層加碼押注人工智能(AI),目標要為增長持續注入動能。

最新派發的成績表,受惠各項核心業務強勁增長,Alphabet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964.28億美元,按年增長13.8%,好過市場預期。季內搜尋引擎、YouTube廣告、Google訂閱和平台及裝設,以至雲端業務都錄得雙位數增幅。

各主線收入錄雙位數增長

整體Google服務收入貢獻825.43億美元,增加11.7%。
其中廣告收入713.4億美元,上升10.4%;搜尋引擎廣告佔541.9億美元,上升11.7%;YouTube廣告收入增加13.1%,至97.96億美元;Google網絡廣告收入則減少1.2%,至73.54億美元。

至於來自Google訂閱和平台及裝設的收入112.03億美元,增長20.3%。
雲端業務增長強勁,貢獻收入136.24億美元,增加31%,主要受惠人工智能基建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帶動。
期內集團流量獲取成本147.05億美元,增加9.8%。
總成本及開支增加13.7%,至651.57億美元;其中研發開支上升16.4%,至138.08億美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增加較明顯,有52.09億美元,增幅64.9%。第二季經營溢利312.71億美元,上升14%。其中整體Google服務經營溢利330.63億美元,增加11.4%;雲端業務經營溢利大升141.1%,至28.26億美元;其他非核心業務錄得經營虧損12.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略收窄。

收入增長及開支方面持續提質增效,不過,部分利好因素被和解開支所抵銷,經營溢利率幾乎持平,為32.4%。
然而,值得留意,雲端業務經營溢利率高達20.7%,大幅提升9.3個百分點。
期內純利281.96億美元,上升19.4%;每股攤薄盈利2.31美元,增幅22.2%,市場原先預計為2.19美元。

自由現金流受壓 續押重注AI

經營現金流277.47億美元,上升4.2%。資本開本224.46億美元(見圖表一),增加70.2%。扣除資本開支,自由現金流53.01億美元,減少60.6%。過去12個月自由現金流667.28億美元,減少9.7%。第二季止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值210.36億美元,較第一季減少22.28億美元。

近期股價強勢,話事人Sundar Pichai在公司股權補償計劃下,身家亦水漲船高,首次躋身10億美元富豪榜。
Pichai坦言,人工智能正帶領各核心業務高速增長,並不斷為服務加添新功能。
特別提到Google人工智能助理Gemini現時月活躍用戶已突破4.5億戶,第二季日均詢問次數按季增加逾五成,增長動力未見放慢。
另外,實時會議功能Google Meet融合人工智能後,6月使用人數逾5,000萬人。
至於Google搜尋介面嵌入Gemini後,AI Mode功能讓使用者透過對話式提問,享用全新的人工智能搜尋模式;雖然亦正處初期應用階段,但美國及印度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億戶。

另外,雲端業務的年化收入已超過500億美元,因應市場對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公司決定增加全年資本開支預算100億美元,即全年會提升至850億美元。
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大灑金錢,投資市場對大量投資能否演化為盈利抱有懷疑。Pichai則大派定心丸,應用人工智能時會專注有機體驗,目標令用戶更自然融合其他應用,在商業層面上亦然;隨著適應度提升,自然會帶來收入及盈利。
大行巴克萊形容,Alphabet第二季業績多項營運指標都表現亮麗;其付費搜尋及雲端業務收入均見加快。將公司目標價由220美元,調高至235美元(見圖表二),維持「增持」評級。

有信心AI投資有回報

Citizens JMP則指出,公司各項主打業務收入增長均提速,令整體收入高於市場預期約3%,但關注隨著ChatGPT在人工智能助理領域持續搶佔市場下,Alphabet能否維持佳績。
另一方面,在美國的反壟斷訴訟中,Google將面臨重大挑戰;司法部有機會要求Google剝離其Chrome瀏覽器。
但短期來說,Alphabet在市場仍處有利位置,維持「跑贏同業」評級,目標價由220美元調高至225美元。

ai alphabet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ai alphabet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