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或放緩 亞債基本因素更吸引
若美國經濟放緩,聯儲局可能會在年底再次減息。因此,環球投資者開始在地區與資產類別上進行多元化部署。
與美國相比,亞洲經濟顯得更為強韌,尤其是中國將繼續推出更多刺激政策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有效抵銷關稅政策對貿易的影響,故從基本因素看,亞洲債券更具吸引力。
通脹偏低有寬鬆空間
除此以外,亞洲區內的通脹預期持續溫和,大致維持在1.5%以上。
對比美國及歐元區的核心通脹約為2.7%,中歐、中東及非洲(CEEMEA)地區約為3.5%,而拉丁美洲(LATAM)則為3.9%。
由於亞洲區的通脹相對偏低,若經濟增長放緩,區內央行將有進一步寬鬆政策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與股票的相關性近期由負轉正。
以往,投資者可藉兩者的負相關性達致風險對沖,但現時這一策略已不再有效,提升了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並有望推動亞洲固定收益成為投資組合多元配置的重要部分。
在目前的經濟背景下,筆者公司認為長期投資級別債券在經濟下行時,能夠提供有效保護。
與此同時,短期高收益債券在經濟軟著陸時則有效產生收益。
而當地市場債券及可換股債券則有助分散組合收益與貨幣風險,至於衍生工具實有助管理風險及波幅。
如果以收益比較,亞洲高收益債券較成熟地區的同類型產品,提供約100點子的息差,現時成熟地區的高收益債券息差約為350點子;而亞洲高收益債券(不包括內房債)的息差則為460個點子。
亞洲(除中國)的企業違約率略為上升,但仍控制在1%以內,而2021年至2023年則為0.1%。
雖然違約率較德國的高收益債券為低,但是收益率卻高出100個基點,令亞洲高收益債券成為吸引的資產,收益優勢尤為突出。
暫不考慮內房債券
行業方面,筆者公司暫時不會考慮內房債券,因內房並非政府優先考慮的行業,而且投資民營內房的風險偏高,國企內房的投資價值有限,故短期內並非理想選擇。
另外,筆者公司看好澳門消費及印度公用事業發行商的前景。
最後,在貨幣方面,亞洲市場的貨幣配置多元分散,亞債組合因而需要主動管理相關風險,以適應持續變化的宏觀經濟情況。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