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轉倉策略 成就一單封神一單歸塵結局
以BCT計劃為例,獲譽為表現最出色的「積金王」,在半年內僅通過三次基金轉換即實現58.9%的高回報,彰顯其敏銳的市場觸覺與靈活投資策略。
反之,表現最差的「積金燈神」,在同一時段亦進行了四次基金調整,但最終虧損達-19.2%。兩者之間相差接近80個百分點,凸顯了投資決策的重要性。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7日美國實施新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劇烈波動。當日「積金王」果斷放棄保守型基金,轉投進取型,成功捕捉市場反彈契機;相反,「積金燈神」卻從進取型轉向保守型,徹底錯失升市機遇,導致兩者收益差距擴大。此例凸顯投資決策的時機與選擇對最終回報影響深遠。
突如其來的政策調整往往令投資者感到焦慮,促使強積金成員急於通過基金轉換以求避險或追漲。然而,投資成敗並非取決於操作頻率,而是決策的精確性與時機掌握。對比「積金王」之所以成功,不在於頻繁操作,而在於他懂得把握時機、選對基金組合,並準確研判市況。
打破五窮魔咒
2025年5月,強積金市場表現強勁,打破「五窮」魔咒。
根據AQUMON MPF「綜合基金指數+通脹指數」,5月錄得正回報;6月再升2.86%,所有基金類別均保持穩定正收益。7月AQUMON MPF「綜合基金指數+通脹指數」單月錄得0.81%的正回報,顯示市場持續回穩。市場三連升,成功打破了「五窮六絕」的負面預期。
「五窮六絕七翻身」不過是市場情緒與數據巧合的產物,並無實質理據。股市走勢取決於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地緣政治及企業業績等多元因素。
強積金作為退休財務規劃的長期工具,旨在確保穩定的財富積累。成員不宜因短期市場震盪而頻繁變更投資組合,反而應該配合個人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長遠的投資策略,才能實現財富穩建增長。
在當前複雜的全球經濟環境下,投資者需注重風險管理與策略制定。以下為實用建議:
(一)定期檢視投資組合:強積金為長期投資,建議每年至少檢視一次投資組合,根據市場環境和個人目標調整。
(二)多元化投資:分散投資於股票、債券、混合資產及不同地區基金,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三)避免情緒化決策:市場波動易引發恐懼或貪婪情緒。成功投資者如「積金王」依據客觀數據決策,而非盲目跟隨市場情緒。
(四)善用專業資源:受託人提供投資教育資源,如筆者公司有「多源顧問服務」,協助成員從多角度助成員掌握市場趨勢與基金表現,提升個人對市場的理解,作出明智選擇。
2025年上半年強積金市場說明,即使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憑藉理性的投資策略和精準的市場判斷,仍可穩中求進。強積金作為香港市民退休保障的核心支柱,理應以長遠眼光管理。成員應秉持長遠眼光,宜冷靜應對短期市場波動,通過持續自我檢視和聆聽專業建議,作出精準部署,推動財富穩健增值。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之表現不能作為將來表現之指引。上述提供之資料不應該被視為投資推介及建議。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升或跌,過往業績不代表或不保證將來的表現。你不應只根據此網站的內容而作出投資選擇,如需詳細資料包括風險因素,請參閱相關強積金計劃說明書。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李微儀
BCT
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
作者擁有香港中文大學商業經濟學理學碩士學位,於僱員福利範疇擁有超過20年經驗,涵蓋行政、客戶支援及傳訊、市場推廣、產品設計及受託人服務。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