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綠卡

內地大媽全家美國綠卡被取消!「兩地奔走」長期離境、15年移民大計白費心機!官員質疑:是否真正以美國為家

移民資訊

廣告

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移民政策再度收緊。近期一宗內地移民的綠卡被取消案例,在社交平台引起熱議,凸顯新政策下「兩地奔走」的華人面臨更大風險。

內地婦全家美國綠卡被取消

一名曾在台灣擔任立法委員、現為美國執業律師,近日在臉書分享一個內地客戶的經歷。該名客戶為了綠卡苦熬十五年,終於在2010年取得合法永久居民身分,甚至在西雅圖置業安家。

然而,因要照顧內地的母親及兼顧上海的業務,她過去十多年大部分時間往返中美,近十年間在美國停留總日數不足200天。

今年4月,她持回美證經舊金山入境時,被移民官質疑「是否真正以美國為家」。官員翻查紀錄,發現她的西雅圖房屋多年交予他人代管,近兩年的工作合同來自上海,連醫保及信用卡的主要地址亦在內地。

雖然她辯稱女兒仍在美國就學,自己亦辦妥回美證,但最終仍於一周後收到拒絕信,綠卡正式被撤銷。理由是「長期離境且無實質生活關聯」,等同被認定放棄居留意願。

該名律師指出,這並非孤例,而是新政策下的普遍趨勢。又提醒,2025年美國移民局執行標準更趨嚴格,許多華人過去抱持「兩邊兼顧」的想法,未來恐怕不再行得通。她總結四大「迷思」:

第一,「家人關聯不等於自身居住」。即使孩子在美國上學,移民局仍會檢視父母本人是否在當地留下生活痕跡,例如駕照是否有效、是否參加學校活動、主要銀行賬戶是否在美。

第二,「被動居住不如主動融入」。僅僅待在美國不足以保住身份,參與社區活動、辦理圖書館卡或定期繳納水電費,這些才算具體證據。

第三,「單一證據不及證據鏈」。例如買房並不能代表定居,移民局更看重完整的日常生活軌跡,如鄰里往來、消費紀錄、醫療與教育聯繫等。

第四,「日常痕跡比大額資產重要」。單靠不動產不足以證明生活重心,美國當局如今強調「居住意願」,要求綠卡持有人展現與社會的持續互動。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亦早有明確指引:永久居民若長期離境,特別是一年或以上,可能被視為放棄身份。即便持有回美證,也僅能保障再次入境,卻無法證明真正「以美為家」。官方建議綠卡持有人,除提交稅表、履行兵役登記(若適用)外,更應避免長期海外逗留,以免被認定自動放棄。

美國綠卡 (圖片來源:FB@邱彰)
(圖片來源:FB@邱彰)

內地人取得美國綠卡方法

  1. 與美國公民結婚
  2. 留學 → H1B 工作簽證 → 勞工移民
  3. 傑出人才移民
  4. 跨國公司經理人移民
  5. 投資移民
  6. 親屬移民
  7. 政治庇護
  8. 赴美生子

500萬美元「金卡」計劃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在推動另一項具爭議性的「金卡」計劃。根據今年2月的白宮宣布,未來個人只需支付500萬美元,即可購買「金卡」並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藉此取代原有的「EB-5投資移民簽證」。

EB-5自1990年代推出以來,要求投資者至少投資90萬美元於合資格項目,並創造十個就業職位,申請人及其家屬方可取得綠卡。然而多年來EB-5屢遭濫用,更爆出欺詐個案。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直言,新方案將經過更嚴格審查,確保申請者是「世界級全球公民」。特朗普則強調,「金卡」能吸引富有人士,增加稅收與就業機會,同時用於削減財政赤字。

換言之,美國一方面嚴查「假定居」、取消內地及其他群體的綠卡;另一方面卻打算向富裕階層開放快捷通道,令外界質疑政策背後存在「嫌貧愛富」的傾向。

對於不少選擇以「半移民」方式留在美國的內地家庭而言,這意味風險正在急速升高:若缺乏足夠生活證據,即使持有房產或回美證,也隨時可能被視為自動放棄。

延伸閱讀:街市大戰│佳寶8折促銷圍堵HKTVmall!王維基化身「黃危機」超前部署掃股權迎戰 散戶課金力撐:唔係最平都盡力支持

延伸閱讀:歐美酒吧掀「京都念慈菴狂熱」!Gen Z最愛三款川貝枇杷膏雞尾酒調法 「潮物」川貝枇杷膏竟源自清朝孝親故事

圖片來源:FB@邱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