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娜兩餸飯

聖安娜兩餸飯「踩過界」、新張優惠50蚊便當救亡惟反應兩極!老牌餅店重演執笠先兆 食客:「內卷」到惡性循環

投資熱話

廣告

連鎖西餅店聖安娜兩餸飯「變陣」尋找出路。繼大班西餅今年結業後,另一老牌品牌聖安娜餅屋宣布「求變」,位於太子協成行中心開設全新概念店,除了繼續販售麵包西餅,更首次推出韓式兩餸飯,定價50元並附送例湯,提供堂食座位,務求打入午市、晚市餐飲市場求存。

聖安娜兩餸飯成「救命稻草」?

近年兩餸飯熱潮不斷,由於價格實惠,某程度反映本港經濟寒暑表,全港各區都有其足跡,成為市民日常性價比選擇。

聖安娜餅屋「踩過界」大攪兩餸飯,正好呼應餐飲業頹勢。

據悉,全新概念店每日11時起供應韓式便當,菜式涵蓋吉列炸雞蛋豬排、泡菜煎餅、甜辣豬肉、南瓜煎餅、煎餃、涼拌芽菜及泡菜等,食客可配飯或麵食,並附送湯品。這款韓式兩餸飯原價68元,但新張期內以50元推廣,亦可選擇單點餸菜,平均38元/3件。

報道指,有食客到場發現門店設置約五至六張枱椅,相信作為堂食用途。又指,有不少顧客原本前往買西餅,卻被兩餸飯廣告吸引,甚至有人在店外「打卡」。

有市民直言「聖安娜懂得變通」,但有意見認為,聖安娜兩餸飯50元定價較坊間30多元為高,「要啱胃口先會幫襯」。

聖安娜兩餸飯 (圖片來源:IG@sainthonorehk)
(圖片來源:IG@sainthonorehk)
  • 地址:太子彌敦道794-802號協成行太子中心地下C舖
  • 時間:星期一至日 07:00-20:30 (便當銷售時間11:00-19:00)

憂老牌西餅店「執笠先兆」

聖安娜轉型之舉亦在社交平台引起熱議,反應兩極。有網民認為「精緻飯盒應有銷路,好過午餐同人搭枱」,又有人「獻計」若能附送一件小蛋糕作甜品更具吸引力。

不過,亦有網民唱淡銷情,批評「份量少」、「預製餸」、「好快冇人食」,甚至直言西餅店「踩界」轉型兩餸飯,市場風格截然不同,不禁聯想海皇粥店結業前推出「放題優惠」救亡,擔心是餅店執笠先兆。

參考稻香集團早前中期業績,由盈轉虧近3,700萬元,遂在部分分店引入「兩餸飯」外賣套餐,自稱「人氣極高」,並計劃擴展至更多門店,以低價留住客源,意味聖安娜是次轉型,有可能是參考同業做法殺出新血路。

面對各大品牌加入兩餸飯市場,有網民擔心令市場「內卷」,認為目前消費模式已經改變,兩餸飯已成為剛需;而月餅、西餅並非必需品,銷售具周期性,經營風險大。

有學者指出,這種現象不屬於惡性循環,始於西餅麵包需求有限,聖安娜先以個別門店試水溫,做法審慎。若能推出兩餸飯擴闊另一客群,成功的話有條件成為恆常產品。

不過,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傳媒表示,稻香以兩餸飯救亡,恐怕引來更多酒樓「跟風」,最終陷入價格戰。他認為,聖安娜選擇韓式便當屬新嘗試,屬於試點性質,或能在傳統餅食業務之外開拓新收入來源。

聖安娜餅屋為利亞零售成員之一,1972年於跑馬地開設第一間分店,至今為香港最具規模的連鎖餅店之一,業務亦拓展至澳門及珠江三角洲,至今店舖網絡過百間。

至於這場「餅店變飯店」的實驗能否成功,仍有待時間驗證。

支持者認為這是品牌勇於創新的表現;批評者則視之為行業困境的警號。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經濟環境挑戰與消費模式轉型之下,香港飲食業已不再能依靠單一產品或傳統模式生存,求變幾乎是唯一的選項。

延伸閱讀:英國影星精心策劃「金融漏洞」替900名鄉親一夜還清100萬英鎊債務 化解「窮人債務黑洞」挑戰金融制度

延伸閱讀:「台灣最強高中生」一次日本偶遇改寫人生!跨國網紅圈鎖定每月被動收入60萬 淡江中學生自創「亞洲現代童話」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IG@sainthonor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