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莎伯大廈

全港最大爛尾盤誕生!伊利莎伯大廈翻新工程叫停 大業主「收租王」由盛入衰淪落瘋傳遭銀行Call Loan

樓市熱話

廣告

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基座翻新工程陷入「爛尾」風波。原負責施工的華營建築確認已與業主終止合約並撤離工地,現場棚架早被拆除,只剩石屎外牆與雜物散落,景象淒涼。這幢位於銅鑼灣的七層高連商場及停車場大廈,曾是八九十年代區內娛樂地標,如今卻淪為爛尾樓,不少網民嘲諷「港版敘利亞廢墟」。

伊利莎伯大廈工程爛尾 建築商追討欠款

伊利莎伯大廈翻新工程當尾事件引起市場關注,皆因大業主永倫集團近年頻頻傳出財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永倫在創辦人倫志炎主政時期,策略一向保守,以「收租王」見稱;惟其子倫耀基接班後急於擴張,在樓市高峰期連番重槌入市,先後買入金鐘、美銀中心等甲廈及豪宅,總額粗略估計達70億元。

不過,由於永倫多數屬高位入貨,樓價回落後資產價值受壓,近月甚至傳出銀行對其「Call Loan」,迫使集團急急沽貨套現。

翻查資料,伊利莎伯大廈基座商場自2020年起斥資6億元翻新,工程內容包括加建地庫、維修外牆、室內裝修及行人天橋接駁等。

惟華營建築向傳媒指出,業主自去年起拖欠三期款項,涉7位數字,最終無奈停工並拆走棚架以免安全隱患。據報,華營正研究透過司法途徑追討欠款。

綜合消息,目前地盤出入口長期上鎖,內裏堆滿鐵櫃及冷氣風槽,部分停車場仍有車輛停泊,但欄杆已拆去並以防護網圍封,地面坑洼不平。雖有燈光亮著,卻未見任何管理人員駐守,氣氛冷清。

「收租王」由盛入衰

永倫集團素有「收租王」之稱,2005年以14.8億元購入伊利莎伯大廈基座,之後陸續收購鄰近舖位,意圖重整成名店街。

據知,當時租金收入已達每月近千萬元,翻新後更大幅加租,逼走不少舊租戶。惟倫志炎於2014年猝逝,集團交由長子倫耀基接班,卻缺乏專業招商團隊,只靠掛招租廣告等客,結果新舊租戶皆失,商場空置率逐步上升。

2020年,永倫趁疫情再投資6億元翻新,希望「起死回生」,卻最終功敗垂成。近年更因財務壓力,不斷沽貨套現,部分更要蝕讓離場。

例如,2022年強拍灣仔金鐘大廈失敗,最終今年僅以3.88億元出售持有業權,遠低於8億元底價;另一項銅鑼灣景隆街地盤,2021年以14.5億統一業權,但去年以約7.5億元轉售,帳面蝕逾五成。綜合傳媒統計,今年至7月為止,永倫已沽出11項物業,套現近26億元。

永倫集團網頁現時顯示「更新中」,對外查詢一概拒絕回應。市場人士憂慮,若財困持續,伊利莎伯大廈恐長期閒置,影響鄰近地段發展。

事實上,該物業在80、90年代曾雲集夜總會、卡拉OK、桌球室與24小時酒樓,是銅鑼灣夜生活熱點。2000年代更曾改為電腦商場,盛極一時。如今景象破落,與往日繁華成強烈對比。

有地產界人士直言,永倫由「收租王」淪落為「爛尾王」,正好反映香港傳統家族式地產商在新一代經營下的隱憂。

屬於銅鑼灣經典名廈的伊利莎伯大廈工程爛尾,既是永倫財困縮影,亦是香港地產周期警世案例。昔日坐擁百億物業的老牌家族,因貪攻進取,加上疫情及樓市調整,最終陷入被迫割肉棄貨、項目停擺的局面。

延伸閱讀:觀塘130呎究極納米樓!業主硬塞「豪宅風」裝修變三房一廳加旋轉樓梯 設計師現身解說:按照上帝要求去做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