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居屋設會所完勝私樓 誰都想躺平
你好!最近看到調查,說不少人希望資助房屋加入會所、靚裝修及家電,筆者辛辛苦苦工作儲首期買私樓,也未有資格居住在有會所的屋苑,本人是否應該放棄「上車」,裸辭工作排公屋更理想呢?—— 讀者杜先生
分享一下這篇報道,公屋聯會今年5月至7月做了一個網上問卷,收到1,069份回應,主要針對房委會的資助出售房屋設計。
結果顯示,近六成人同意加會所設施、近五成人想有裝修及傢電。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說,這可以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及歸屬感。
幸福是政府包辦、納稅人埋單對嗎?如果公屋及居屋豪華得像渡假村,筆者都不想努力了,齊齊躺平排公屋吧!
網絡上經常有人分享,公屋如何完勝私樓。想像一下,讀者省吃儉用儲首期終於能「上車」了,買了一間不到300平方呎的二手樓,沒有會所的上車盤。
結果,閣下發現居住在隔鄰的公屋、居屋街坊,居住面積較大,樓價更便宜,還有靚裝修及會所。閣下會想申請公屋嗎?誰還願意努力?
會所豪裝誰埋單
第二,會所豪裝誰來埋單?是政府還是納稅人?據資料顯示,一個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約92萬元,還未計免地價。未來五年,公共房屋供應達19萬個單位,總成本是天文數字。
現在的水平計算,管理及營運等,扣除租金後,每個公屋單位每年需要補貼12,000元,如果增加會所,誰去維護營運成本呢?
會所並非建完就完事,還有電費、水費、清潔、保安、維修費等,以私樓的標準計算,有會所設施的新式屋苑管理費約每平方呎5元,差不多高過公屋租金,這筆錢誰來埋單?結果就是薪俸稅、差餉齊齊加,辛苦納稅人。
第三,筆者不是反對福利,而是應該尊重努力的人。
福利的精神,是照顧有需要的人,有基本合理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讓享受福利的人,比努力工作交稅的人,更有幸福感及歸屬感。
例如,如果是抱著用者自付的原則,不用增加納稅人的負擔,筆者覺得還是可以的。
例如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自修室、共享廚房、健體中心、泳池等設施,人人都可以用;而成本較高的設施須額外收費,這樣應該會覺得較公道,心理較平衡吧!
努力的人得到尊重,才會有人願意努力,社會才有前途。
最後想分享的是,這些所謂民調,真的很浪費資源。誰不想要多點設施?這根本不是生活需要,而是許願池。
不如再做一個調查,想要生活津貼嗎?想要免租嗎?想要車位嗎?誰會說不好呢?筆者認為真的浪費資源。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