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

業績公布前後的期權策略

投資

廣告

阿里巴巴(09988)於上週五(8月29日)公布業績後,股價單日大漲約18%,這樣的波動為期權交易者帶來了機會與風險。以下會集中探討業績前的期權策略、業績後股價大升或大跌的應對策略,並綜合考慮引伸波幅(IV)的高低及長倉與短倉的選擇。

在探討期權策略前,先要提醒。第一,不是每次股票公布業績後都會股價大升或大跌。第二,業績公布前,市場預期往往會推高引伸波幅,因為不確定性增加。
如果投資者認為某股票業績公布後股價很大機會會大升或大跌,但不確定會向那方向走,其中一個策略,就是同一時間買入認購及買入認沽期權。

何時用馬鞍式期權短倉

如果想以小博大,可兩邊都開一些較價外,以及短期的期權。
當然,如果股價真的沒有甚麼大變動,不想最後投資的期權金全變零的話,翌日可選擇平倉算了。
阿里大升的例子,筆者就不用來做例子了。
反而,小米集團(01810)在8月19日出業績,翌日的開市價和8月19日的收市價52.4元比較,只下跌大約2%。

如預先買入8月尾到期的60元認購及47元認沽,19日的期權收市價總和是0.32元。到了翌日收市,期權金的總和只剩0.16元。
最糟糕的是,估價下跌了一點,認沽期權的價錢竟然都下跌。
以上舉了兩個例子,分別是阿里和小米最近出業績後的股價變動,以致對期權金的影響。
雖然,不是每次業績後都會股價大波動,但業績前後依然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點。很多時股價會在這時刻出現轉趨勢及波動率改變等。
如果投資者認為業績後股價不會出現極端波動,可以同時賣出相同行權價的認購和認沽期權(馬鞍式期權短倉)。
這策略利用高引伸波幅值的縮減賺取期權金,但風險在於,如果股價大幅波動(例如阿里這次升18%),可能導致重大虧損。

如希望對風險有部分保護,可在分別買入價外認購及買入價外認沽期權作保險。

股價大升或大跌應對

業績後,股價已出現大幅波動(如阿里上升18%),引伸波幅通常會驟降(IV Crush),因為不確定性消除。
此時,期權價格變得便宜,策略需側重方向性判斷。
再看看阿里今年的股價走勢,今年3月股價亦曾經升穿140元後回落,如投資者認為這次最新突如其來的聲浪會變了雙頂,配合預期的引伸波幅下降,開認購期權短倉會更為適合。
9月未到期的135元認購,在週五(9月3日)的最後成交價是5.22元。
同樣,若認為太大風險的,可買入價外認購期權作為保險。

林日文

輝立証券衍生工具部經理

證監會持牌人士,從事金融行業十多年。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輝立証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