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 長者友好

物業管理如何打造長者友好的居住環境

商業

廣告

隨著香港社會老齡化的加劇,物業管理行業面臨著如何為長者提供友好服務和設施的挑戰。

針對長者的友好設施及服務

長者一般行動力較低,部分年長人士更需要依賴輪椅或輔助架移動,因此提供無障礙通道及相關設施是重中之重,此外,電梯控制按鈕的高度及款式,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扶手,讓長者在出行時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持等,讓長者毋須擔心因沒有人協助而無法前行。 另一方面,過去不時發生長者在家失救的事件,如在獨居長者單位大門安裝感應器,可協助管理人員偵測到長者的活動情況,在需要時管理人員可以到現場或致電長者親友了解,透過這系統可以減低類似悲劇發生!
在公共空間方面,建議設置更多適合長者的休閒區,理念尤如專為兒童設計的遊樂設施,空間配備舒適有遮蓋的座椅和長者健體器材,讓長者能夠享受戶外活動之餘,並能夠與鄰居交流,進一步增強他們對社區的凝聚力。

除了硬件方面,軟件亦不能忽略。目前不少物業管理公司,尤其是管理公營房屋的公司,會提供一些關愛長者的服務,透過與社福機構協作,為長者住客安排健康檢查、申請安裝緊急呼叫系統、和舉辦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目的是加強長者的幸福感,促進他們的社交互動,減少他們成為隱閉長者的機會。長者透過參加手工藝班可讓身體有適度活動之餘,亦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完成作品後亦為長者帶來滿足感,直接提升心理質素。
社交活動例如茶聚和節日慶祝活動不僅能擴大長者的社交圈,還能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關懷和支持。物業管理公司透過與社區醫療機構合作,為長者住客定期舉辦健康檢查和講座,幫助長者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和支持。

長遠改善長者居住環境的具體措施

要在已落成的建築物增加長者友善設施往往涉及資金的付出,物管人員需要平衡住客/用户的需要和資金的分配,特別是業權分散的物業可能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和困難,因此,從長遠角度去考慮,政府應該從建築物的設計要求層面入手,加入更多長者友善的設計元素。作為物業管理者我們希望政府以身作則,帶頭在政府物業採用,同時,將相關要求適當引入建築物設計作業備考,持續增加長者友善設施的數量,為香港未來長遠人口結構的變化作好準備。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上屆會長鄭玉琴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