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費靈

新世代不知「繳費靈」為何物?元祖級電子支付工具誕生1/4世紀 自身優勢成長者至愛:愈老土,愈安全

投資熱話

廣告

「繳費靈」(PPS)這個誕生於九十年代的元祖級電子支付工具,至今仍然有不少捧場客。對新世代港人而言,繳費靈或許有點老土和陌生,但對許多已使用二十年甚至更久的市民來說,它早已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是信用卡卡數、水電煤賬單、上網費用,甚至政府部門的罰款,都可以透過一個帳號輕鬆繳交,省卻排隊、郵寄支票的繁複程序。

網民爭議:繳費靈已經過時?

隨着支付方式日新月異,不少人質疑繳費靈的存在是否已經過時。而網民之間的爭論,正好反映出新世代支付工具的矛盾定位。

有支持者認為,它「唔fancy但實用」,一個戶口就能處理多張信用卡與雜費,比起下載不同應用程式更省事;尤其是年長一輩,早已習慣用電話輸入號碼繳費,甚至覺得這種方式更安全。

相反,批評者則抱怨介面老套、密碼設定過於繁瑣。「幾廿個密碼,仲要唔可以重複,」有網民直言難以接受。亦有人覺得與新一代流動支付相比,繳費靈缺乏現代感,介面設計「唔靚」,使用體驗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批評聲音不少,但不少人仍然選擇繼續使用,原因在於它能「一次過搞掂所有賬單」,甚至有人笑言:「十五分鐘打完電話,乜都交晒」。

繳費靈 (圖片來源:FB@90年代回憶)
(圖片來源:FB@90年代回憶)

而隨着官方應用程式加入FaceID認證,安全與便利性亦有所提升,對習慣以信用卡繳費賺積分的用家,更成為一個穩定的渠道。

繳費靈是香港本地的電話和網上付款方法,覆蓋香港廣泛行業,讓用戶能隨時隨地以一個系統支付多份賬單,省卻時間。使用者只要預先開立繳費靈戶口,就可以用電話或網絡來繳付賬單。

繳費靈由易辦事(香港)有限公司和電訊盈科旗下公司 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 聯合提供。由1993年開始設立電話付款,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於1999年增設網上繳費,及於2012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

其核心優勢,在於其全天候服務。只要登記一次戶口,就能透過電話、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隨時繳付超過900個商戶的賬單,系統會即時從銀行賬戶扣款。對不少市民來說,這種「一機在手、萬費可交」的功能,至今仍具吸引力。

繳費靈 (圖片來源:FB@90年代回憶)
(圖片來源:FB@90年代回憶)

支付安全疑慮騰出生存空間

作為最早期的網上支付工具之一,繳費靈在二十多年來甚少爆出嚴重保安漏洞。不過,2011年曾出現個別用戶被盜用戶口的事件。

當時,有不法分子成功突破用戶的雙重認證,將銀行存款轉移至馬會投注戶口。雖然營運公司易辦事(香港)有限公司強調事件屬個別個案,並無系統性黑客入侵紀錄,但亦提醒市民要妥善保管登入資料。

專家分析指出,繳費靈的網上交易機制相對嚴謹,用戶登記新賬單時必須配合手機驗證碼,黑客若要入侵,需同時掌握登入名稱、密碼及用戶手機號碼,難度不低。換言之,大部分風險其實來自用戶自身資料外洩,而非系統漏洞。這一點,也讓不少用家對它的安全性保持信任。

如果單以功能論,繳費靈似乎早已被各種電子錢包、銀行App甚至轉數快取代。但事實上,它於香港人生活中,仍有一定生存空間。

首先,政府及公共機構至今仍廣泛支援繳費靈作繳費渠道,從差餉地租到交通罰款都能覆蓋;而且,大量市民已建立使用習慣,尤其是中年及長者,他們認為「愈簡單,愈安全」,不需重新適應新介面;另外,繳費靈的設計務實直接,不追求花巧功能,反而令用戶覺得「唔怕出事」。

對一些年輕用戶來說,繳費靈或許只是「上世紀的古董」,但對一批仍然每月定時打電話繳費的市民來說,它代表着穩定與安全。換句話說,繳費靈依然存在港人生活,正好反映出支付生態的多元:一方面追求創新方便,另一方面又保留傳統選項,讓不同世代各取所需。

未來,繳費靈能否繼續生存,關鍵在於能否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同時,持續提升用戶體驗。事實上,現時的PPS流動應用程式已支援FaceID及TouchID,界面亦較過去進步。若能進一步與銀行App或電子錢包作更靈活的整合,或許能吸引更多年輕用戶。

但即使沒有重大革新,繳費靈在短期內亦難以完全被淘汰。畢竟,它不單是一個支付工具,更是一代香港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就像有網民形容:「用咗成廿年,由打電話到用App,總之有得用PPS,都會繼續用。」

延伸閱讀:全港最大爛尾盤誕生!伊利莎伯大廈翻新工程叫停 大業主「收租王」由盛入衰淪落瘋傳遭銀行Call Loan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FB@90年代回憶、繳費靈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