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國員工傳被迫「貼錢」自購月餅 銷售壓力引勞工爭議
中秋節將近,星巴克中國門店推出月餅銷售活動,卻意外爆出員工被迫自掏腰包達成業績的爭議。湖南省一名兼職員工近日在網上曝光,自己因銷售未達標,被要求購買15盒月餅,總額近3,000人民幣(約3,281港元),導致大學生活費告急。此事件迅速在社交媒體發酵,不僅有全職員工分享類似遭遇,還揭露潛在的懲罰機制,引發公眾對勞工權益的關注。星巴克中國回應稱正核實情況,並強調不允許「墊款自購」行為,但事件仍持續發酵,成為節慶銷售背後的陰影。
員工自曝銷售壓力與自購困境
據內地媒體報道,這名湖南大學生兼職員工無奈表示,「被逼著墊了15盒,金額近3,000元,誰能幫苦命學兼回血,大學生活費都沒有了。」他透露,門店為推廣中秋月餅設下銷售目標,未達標即需員工自行購買以「補數」。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多名自稱星巴克員工的賣家低價轉售月餅,一名全職員工分享:「目標25盒已經墊5盒了,這就1千多了。現在低價賣,想回點血,甚至貼了伙伴券,但沒有人在意。每周都有壓力,說沒完成任務就不能上三薪班,我是全職的,比兼職更急。」這些帖子顯示,銷售壓力不僅限於兼職,連全職員工也面臨類似困境,部分人甚至在平台上「甩賣」以求回本。
懲罰機制與網友熱議
事件曝光後,更多網友分享內幕,指出未達業績不僅需自購,還會遭受實質懲罰。一名網友透露:「真的有實質性的懲罰,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連續沒開張就要做特清(特價出清),還可能被派去路程繁瑣的景區門店支援,路費也只報一半,真的害怕且不想去。」這些描述凸顯了基層員工在節慶旺季的巨大壓力,尤其在星巴克中國業務面臨挑戰之際。網民紛紛批評此舉「剝削員工」,呼籲勞工部門介入調查。湖北律師吳興劍分析,企業將經營風險轉嫁給員工,已違背勞動關係的基本性質,可能觸及勞動法相關規定。
星巴克回應與未來隱憂
星巴克中國對媒體查詢回應:「對於網友所說的情況,我們正在核實。星巴克不允許墊款自購這種行為,這是原則問題。此外,星巴克的月餅每年上市後都會受到很多關注,也請廣大顧客到正規渠道購買我們的月餅,保障自己的權益。」雖然公司承諾有專人跟進,但尚未公布具體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