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樓繼續各有各玩|林伯專欄
廣告
香港人最愛炒的東西——「磚頭」和股票。不過,自疫情、移居潮及北上與網購生活作息改變後,兩者已發生接近不能逆轉的變化。不經不覺來到9月,即下個月已是今年第四季,那作為靈活變通的香港人,又如何在最後一季搵食?今期筆者就與讀者們簡單地閒談一番。
首先看看數據,回顧近幾年,香港股市與樓市各走一方。恒生指數從2025年初低位18,671點,反覆升至3月高位24,874點,雖然之後再度回調至4月低位約19,260點,但自4月中後就「平步青雲」,拾級而上,至本週三(9月10日)恒指高見26,296點,期內高低位計累升近7,625點,或40%,升幅驚人。
觀察私人住宅售價指數
相對地,按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香港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售價指數),自2021年9月高位398.1反覆回軟(見圖表),至2025年3月最低見過284.9,累跌113.2點或28%;就算之後略為反彈,7月臨時數字只見287.9,若與港股比較,港樓實在相形見絀。再進一步,筆者嘗試從各基本面結合數據分析,透析2025年餘下日子的港股及港樓機遇與挑戰。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