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 資料圖片

從酒桶到畫布 鑑賞威士忌雙重視角

品味生活

廣告

威士忌的魅力,從來不只於杯中酒香。一層層複雜的風味背後,是釀酒師的匠心,也是品牌的歷史沉澱。而近年來,這些故事不再只藏在酒瓶裏——它們開始「穿上」藝術的外衣。酒標設計愈發受關注,它不只是包裝創意,更是品牌精神的延伸。不少酒廠與藝術家聯手合作,將頂尖釀造工藝與藝術結合,創造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那些限量版或帶有獨特設計的酒標,更讓一瓶好酒搖身一變,成為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在這方面,麥卡倫(Macallan)無疑是佼佼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它就率先邀得英國普普藝術大師Peter Blake爵士創作藝術酒標。近年品牌聯動多位國際藝術家,打造專屬設計與限量包裝,像備受矚目的「攝影大師系列」(Masters of Photography)和近期推出的「天空之樹」(The Tree of Life),都充分展現了麥卡倫對美學與創新的持續追求。
除大型酒廠之外,獨立裝瓶商如意大利的 Silver Seal,也推出以古董水晶瓶盛載精選酒款系列,每瓶獨一無二,進一步提升其收藏價值。

日本威士忌融入藝術元素

在亞洲市場,日本威士忌尤其擅長融入藝術元素,輕井澤蒸餾廠(Karuizawa)停產前推出的「富嶽三十六景」限量系列堪稱經典。這套共36瓶的酒款,以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同名作品為靈感,每瓶酒標展示了富士山的不同面貌。
「富嶽三十六景」是北齋晚年代表作,描繪從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的景色,其中《神奈川衝浪裏》最廣為人知。此系列挑選輕井澤在1999年和2000年關廠前的最後蒸餾原酒,並以桶裝強度(cask strength)裝瓶,搭配北齋經典畫作標籤,收藏與欣賞價值大大提升。
9月,筆者公司網上拍賣將推出完整的36瓶套裝,實屬難得。

在香港,著名酒吧兼獨立裝瓶商Club Qing也積極推動這股潮流。他們和本地藝術家顧詩韻(Katy Ku)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香港限定酒款,每款均配精挑細選的酒桶,盡展本地特色。
其中一瓶「Fairy Tale」和兩瓶「Scary Tale」系列的Club Qing威士忌,最近分別於筆者公司網上拍賣和《@N1MALX:非人生活》展覽亮相,並與藝術家原作同場展出,為威士忌與藝術的對話增添深度與趣味。
威士忌與藝術的跨界從來不只是精美的瓶身設計,它更多是品牌精神與藝術美學的延伸,也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下次看到吸引讀者的酒標,不妨停下來,細品背後的精彩故事。

撰文:鄧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