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AI女演員Tilly Norwood出道 吸引經紀人注意 荷里活業界強烈反對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製片人:AI並非替代品 而是新的畫筆
Tilly Norwood由荷蘭演員兼製片人ElineVanderVelden在倫敦的AI工作室Particle6創造。Vander Velden在蘇黎世峰會上表示,項目已開始引起業界注意,甚至有經紀人主動接洽,稱「我們需要和你們合作做點什麼」,並預計史無前例的經紀協議可能將在數月內達成。她更期望能將TillyNorwood打造成下一位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或妮妲莉寶雯(Natalie Portman)。面對爭議,Vander Velden在網上回應,強調Tilly Norwood「並非人類的替代品,而是一件具創造性的作品,一件藝術品」,AI只是「一種新的工具或畫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業界震驚:影星急呼「我們完蛋了」
儘管製片人極力淡化爭議,Tilly Norwood的出現仍引發了荷李活的集體恐慌。曾出演《穿Prada的惡魔》的影星艾美莉賓特(EmilyBlunt)對事件發展表示震驚,直言:「我的天哪,我們完蛋了。這真的太可怕了,拜託,經紀公司,別再這樣做了。」《奪命狂呼》系列女主角Melissa Barrera亦在社交平台呼籲所有演員解僱代理這類AI演員的經紀人。演員們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AI生成的影像技術(例如減齡)在影視產業中早有應用,而Tilly Norwood這類「百分百虛擬演員」的出現,無疑將問題推向了極端。
工會譴責:對表演人才的無償盜用
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隨即發表嚴正聲明,對Tilly Norwood的創作表示強烈譴責。工會強調,Tilly Norwood並非真正的演員,只是由電腦程式生成的角色,「而這個程式訓練過程中,參考了無數專業表演人才的作品,但未事先取得許可,也未支付報酬。」SAG-AFTRA明確反對以這種合成角色來取代真人表演,並指責Tilly Norwood的創作者「盜用了(演員們)的演出素材」。這場由AI引發的風波,揭示了娛樂圈在科技浪潮衝擊下,關於創意、工作權益與道德底線的深層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