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 滙豐

【恒生私有化】滙豐私有化恒生 市場反應兩極:恒生曾飆41% 滙豐挫逾7%

即時財經

廣告

滙豐控股(00005)提出私有化恒生銀行(00011)的重磅消息,周四(9日)在市場引發劇烈反應。被收購的恒生銀行股價一度狂飆超過41%,高見168港元,更一度超越每股155港元的私有化作價;相反,作為收購方的滙豐控股,股價則曾大挫超過7%。

恒生股價一度超越收購價

滙豐提出的私有化作價為每股155港元,較恒生周三收市價有約30%溢價。消息刺激恒生股價今早大幅高開,並一度衝高至168港元,其後升幅稍為收窄,最新報150元,仍大升約26%。

滙豐暫停回購 股價受壓

另一方面,滙豐控股的股價則顯著受壓,最多曾跌超過7.3%至102.5元。分析認為,滙豐股價下跌,除了因為私有化需要動用龐大資金外,更重要的是公司宣布將在未來三個季度內,不再啟動任何進一步的股份回購,令部分投資者失望。

晨星:早應採取的積極舉措

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師Michael Makdad認為,母公司及子公司同時雙重上市,在管治上本身已存在問題,因此滙豐將恒生私有化是「積極、早應進行的舉措」。他相信,雖然交易短期會對滙豐的公允價值產生負面影響,但長遠將帶來一定的成本協同效應。

核心資料表

項目 詳情
事件 滙豐控股(0005)宣布擬以每股155港元,私有化恒生銀行(0011)。
市場反應 兩極化
恒生銀行 (0011) 股價 曾飆逾41%,高見168港元。 – 股價一度高於155港元的私有化作價。
滙豐控股 (00005) 股價 曾挫超過7.3%,低見102.5港元。 – 下跌原因: 滙豐宣布將在未來三個季度內暫停股份回購。
分析師觀點 (晨星) – 形容私有化是**「積極、早應進行的舉措」,因母子公司雙重上市存在管治問題。 – 相信長遠將帶來成本協同效應**。
背景 恒生銀行近年受本港商業地產壞賬拖累,不良貸款率已升至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