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夫婦舖路退休 用槓桿買債買樓增現金流︳諗sir專欄
夫婦50歲,有兩個孩子在港島區讀書。先生在大灣區工作,任職地盤,不算安穩;本人在香港工作做文職,家庭收入約10萬元,無物業(現租住港島月租15,000元)、持現金近900萬元(約四成為美元、強積金160萬元)、50萬元高息股票。投資經驗是零,目前計劃退休事宜,請問預算約400萬元買港島區、紅磡或沙田兩房單位收租,自己繼續租港島區;或預算約500萬元,買三房或兩房單位自住較好?
讀者黃太
讀者現大部分資金都是定期存款居多,假設美元定期有3.8厘年息,四成是美元(六年利息合計13萬元);六成或是港元,年息1.8厘(七年利息合計90,000元)。計埋股票,假設有1,000萬元,估計每年收息24萬元。其中每月租金支出15,000元,便所剩無幾。
然而夫婦月入各50,000元,到50歲能儲到近1,000萬元現金已不錯。
當然明白這幾年沒太多人有興趣買樓,可是投資要訣之一是人棄我取;筆者團隊可用「1樓2份債」,幫讀者的被動收入提升五倍。
(一)由小資本去試買債基產出現金流,小資本可以試幾萬元,派息率與程序都是一樣,儲在銀行夠穩。當然債基不保本,不似定存穩陣。
然而在美元再減息的環境下,債基在2025年開始上升,現時入手,年息率介乎6厘至9厘,如用適當的槓桿,由10萬至20萬元開始,為自己試出一個10厘至15厘年息的組合。
(二)400萬元預算買港島或紅磡區應該沒有盤源,或者買到黃埔新邨這些「國際化村落」,惟打理租務及回報率上均不見得好。
(三)投放500萬元買三房單位,就是入屯門買大興花園、荃灣麗城花園、海濱花園等屋苑看看有沒有最劣質的就是了。而筆者不止一次提及,不要買換樓階梯最低層的,而讀者已年屆50歲,更加不建議這樣操作。
投資九龍西單位收租
(四)可行的就是提高些少預算至500萬至600萬元,付50%首期,月供10,000元,九龍西一些樓齡不太舊的眼鏡房,每月收租15,000至16,000元,減去按揭供款,預計60歲退休時,便有租客幫你供了大半間樓。
(五)那900萬元現金的當中250萬元,收10厘年息,即25,000元,250萬元買樓便產出等於每月5,000元(15,000元−10,000元供樓)正現金流。讀者的美元可留住收13.6萬元年息,望美國不要減息太快。
(六)重組後正現金流,是每月約40,000元(5,000元+25,000元+13.6萬元÷12)。
(七)扣去租樓支出15,000元,每月仍然有25,000元現金使用,勉強夠過第一關。反正子女過兩年就長大,自己返大灣區陪先生,故此50歲去補救退休計劃,仍有路可行。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