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策以民生為本
首先,房委會將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配額增至7,000個,其中1,000個新增配額的其中一半會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過去青年住房政策多以”租住”為主,並非滿足成家青年的置業需求。對經濟能力有限的年輕家庭而言,香港高昂的房價使他們陷入兩難—— 租屋開支壓力大,買樓更是遙不可及,住屋開支龐大從而影響子女培育開支。此次調整為這些家庭打開”置業之門”,使他們能將更多資源投入子女教育與家庭發展。
其次,“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 為長者改善晚年生活提供強大支援。年滿 60 歲、擁有資助出售單位滿十年的業主,可在第二市場售房免補地價,再買細面積或偏遠單位作安享晚年。香港有長者或許一直居住在市區大單位,子女遷出之餘,且退休後收入減少。"樓換樓" 讓長者將出售原先單位後的餘款轉化為生活費,改善晚年狀況;而騰出的大單位可分配更有需要的家庭,讓珍貴的房屋資源流轉,實現"長者得實惠、家庭獲保障"的雙贏。
第三,”簡樸房”規管制度是解決劣質”劏房”問題的關鍵舉措。全港目前有超過十萬戶家庭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劏房,這些單位空間狹小,缺乏基本設施,對居民健康及兒童成長造成影響。“簡樸房”規管制度針對這些痛點,明確“簡樸房”需有獨立窗戶、廁所及符合標準的活動空間。獨立窗戶保障採光通風,減少健康風險;獨立廁所解決衛生隱私問題;活動空間為家庭成員,尤其是兒童,提供活動與學習區域,緩解壓抑感。制度的實施,不僅能改善十萬基層家庭居住環境,還將扭轉劣質劏房氾濫局面,推動住房供給向 “安全、宜居、合規” 發展,提升社會民生福祉。
筆者認為三項政策從青年置業、長者安居到基層住房保障,共同勾勒出香港住房政策的人文關懷。讓每個家庭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僅是民生福祉的體現,更是香港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些措施在解決當前需求的同時,也為社會長遠和諧奠定堅實基礎。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及環球董事趙錦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