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業績】大熊貓熱潮帶挈 海洋公園入場人次增一成 惟全年虧損擴大至2.75億
廣告
海洋公園公布2024至25年度業績,受惠於訪港旅客回升及「大熊貓熱潮」,公園的入場人次按年增加10%至346萬,總收入亦增長9%至12.88億元。然而,由於水上樂園持續錄得經營虧損,加上其他財務費用,集團全年的淨虧損擴大至2.75億元,較上一年度的7,160萬元,按年急增2.84倍。
水上樂園持續「未止血」
業績報告顯示,在計及政府本年度提供的2.8億元保育及教育補助後,公園錄得經營盈餘(EBITDA)4,240萬元,成功扭轉去年的經營虧損。
不過,若分拆計算,海洋公園主園區錄得經營盈餘1.91億元,但2021年開幕的水上樂園則仍然「未止血」,錄得經營虧損1.48億元。公園解釋,虧損主因是疫後入場意欲減低、天氣影響及大灣區內設施的激烈競爭。
政府補助將屆滿 公園須開源節流
公園亦提到,政府提供的每年2.8億元保育及教育補助,將於2025至26年度屆滿。公園未來會繼續以平衡收支為目標,積極研究開源節流措施,包括把握六隻大熊貓帶來的機遇,推出更多創意商品及體驗,以達致長遠自負盈虧。
小紅書網民意見
儘管海洋公園近日公布業績顯示入場人次有所回升,但在社交平台上,卻有內地網民發表尖銳評論,直指以新一代(10後)孩子的眼光來看,海洋公園在各方面均已被區內其他主題公園超越,吸引力大不如前。該名網民在小紅書上發帖稱,海洋公園雖然歷史悠久,但其各項設施及體驗,相較區內其他更專業化的樂園已顯得遜色:
- 海洋動物 不如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 大熊貓 不如 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 科普教育 不如 新加坡河流園 (River Wonders)
- 遊樂設施 不如 深圳歡樂谷
核心資料表
| 項目 | 2024-25年度業績 |
| 淨虧損 (Net Loss) | 2.75億港元 (較上一年度虧損7,160萬,擴大2.84倍) |
| 總收入 | 12.88億港元 (按年增長9%) |
| 總入場人次 | 346萬人次 (按年增長10%) |
| 經營盈餘 (EBITDA) | 4,240萬港元 (受惠於政府2.8億元補助) |
| 海洋公園 (主園區) | 錄得經營盈餘1.91億元 (按年增14%) |
| 水上樂園 | 錄得經營虧損1.48億元 |
| 水上樂園虧損原因 | 疫後入場意欲減低、天氣影響、大灣區激烈競爭 |
| 未來挑戰 | 政府每年2.8億元的保育及教育補助將於2025-26年度屆滿。 |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