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 貨幣市場基金 資料圖片

資金尋找避風港 惠理以貨幣市場基金應對「穩收益」時代

投資

廣告

在高息環境逐漸邁向尾聲、投資市場不確定性升溫之際,「現金應放在哪裏」成為新一輪資產配置的關鍵問題。過去投資者習慣把閒置資金存於銀行活期或短期定期存款,但當美國開始減息,銀行定存或活期回報開始減少,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貨幣市場基金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高流動性、低波動、穩定收益的資金管理工具。它們主要投資於短期高信譽資產,例如存款證(CD)、短期政府票據、企業票據等。
相對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能提供略高息率;相對定期存款,由於可即時提取,則多了一份靈活。
惠理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首席投資總監葉浩華指出,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或債券之間,總會有一段資金「空窗期」,這時候貨幣市場基金正是理想的「停泊位」。
雖然貨幣市場基金的回報未必高於其他投資類產品,但它的優勢在於流動性強、風險低。葉浩華強調,貨幣市場基金應該和銀行存款比較,而不是股票或債券基金,因為投資者是想要投資,而是想要存現金。

現時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僅約0.5厘,若投資者希望獲得2厘至3厘回報,往往需要選擇定期存款,並鎖定資金數月;貨幣市場基金則可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息率,美元計價部分約可達3厘以上。

惠理推三幣別基金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資料,截至上週四(10月23日),全球貨幣市場基金資產規模已達約73,98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在這個背景下,惠理集團宣布於10月16日正式推出三隻貨幣市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分別為A惠理港元(03421)、A惠理人民幣(03420)及A惠理美元(03480)。
三者均投資於短期優質貨幣市場工具,包括政府、準政府及金融機構發行的短期票據,目標在於追求資本保值、穩定收益與低波動表現。

基金每日可買賣,無鎖定期,讓投資者能靈活提取資金。
葉浩華提到,惠理於當前有利的市場環境下推出貨幣市場ETF,協助投資者善用閒置資金,在追求可觀回報的同時兼顧資本保值與流動性。
他認為,這些產品正好回應投資者對簡單、透明、低風險理財工具的需求。
惠理早在2023年,便推出一隻以美元為主香港註冊單位信託形式的貨幣市場基金。
惠理分銷業務主管陳榮達表示,當時主要以美元計價,但隨著惠理與分銷商及客戶的交流,發現投資者對其他貨幣的需求相當強烈。
他續指,身處香港,港元始終是主要貨幣;同時,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許多香港人在跨境旅遊、日常消費甚至早期投資中,都持有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因此,惠理希望能提供三種貨幣選項,即港元、人民幣與美元。

不設鎖定期方便調配資金

陳榮達提到,惠理將同時發行ETF與非上市基金版本,讓不同投資渠道都能使用。這意味著投資者既可透過交易所即時買賣,也可選擇透過分銷商認購基金,靈活度更高。
陳榮達補充,基金目標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比活期存款更高、甚至接近定期存款利率的回報,但不設鎖定期,以方便投資者即時調配資金。
就三個貨幣的市場潛力而言,陳榮達認為港元產品的需求最為殷切。他指出,香港人主要資產仍以港元為主,在抽新股或轉倉之間,都需要一個安全又有息的地方。

IPO回暖港元產品受追捧

今年港股市場新股活動明顯回暖,首次公開招股(IPO)熱潮帶動大量短期資金流動,投資者對靈活資金管理工具的需求隨之上升。

陳榮達稱,很多券商的客戶投完新股不中,資金回來後都在找這類產品。這使港元基金有望成為「IPO資金停泊位」的新寵。
至於人民幣版本,他指出,隨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對全球交易的佔比創新高。可是在香港,人民幣基金選擇仍然不多,所以市場潛力相當大。
惠理基金ETF業務高級策略師趙善德稱,過去貨幣市場基金主要由機構客戶使用,普通投資者很難接觸。
但近年市場變化大,不論證券行還是網上券商,都開始提供這類現金管理方案,投資者對貨幣基金的認識和接受程度明顯提高。
他指過往香港投資者沒有像內地那樣的「錢包」概念,即使有閒錢,也只是放在銀行戶口。然而近年著更多金融科技平台進入香港,愈來愈多人開始明白現金也能有收益,而這些「錢包」的底層,其實就是貨幣市場基金。

內地常見的「錢包」如支付寶的「餘額寶」或微信理財通,實際上是結合支付與投資功能的現金管理賬戶。
這類產品讓用戶的餘額自動投放入貨幣市場基金,既能像活期存款一樣隨時動用,又能每日獲得收益。
趙善德認為,隨更多跨境金融科技平台進入香港,這種概念正逐漸被本地投資者接受。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