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供應鏈建構技術壁壘
依筆者的經驗而言,除看管理層背景外,更重要是看產品特性和其競爭力,是否比同類產品有明顯優勢?能否佔據消費者心智?提供甚麼價值給消費者?回購比率如何?是否存在競爭產品還是獨樹一格?問題很多,不能盡錄。
除了問公司、問員工之外,更重要是問消費者、問「粉絲」,若初步進行調研,不妨先從小紅書入手,看看用戶評價、用戶對產品的第一身印象,這樣才能掌握全貌。
拆解亞朵酒店成功之道
在博立組合中,有一家核心持股「亞朵酒店」,他的創辦人耶律胤提過,他無論做酒店或者做零售,從來也不是盯著對手,而是盯著用戶的變化。
他每天最少都花上三小時刷小紅書,和用戶保持同頻。
因此,亞朵不只是在做酒店,而是進一步利用酒店這個場景去做好零售。
亞朵酒店遍布全國,擁有超過20萬間房間,這就是睡眠產品最好的樣板房,每天入住的住客可以在舒適的試睡場景深入體驗產品,然後在線下或者線上渠道購買產品。
另一方面,成立僅四年的零售品牌「亞朵星球」,在中國家紡行業已經可以排進前四位,其核心產品深睡枕和深睡被,成為了電商平台細分品類的第一位。
能夠成為第一絕對不是幸運,也不是單純歸功於市場營銷,核心是解決到用戶的痛點。
解決用戶痛點除了是經過反覆收集用戶意見和數據,更重要是願意在供應鏈、製作工藝上砸錢做改革,就像服裝界巨頭Uniqlo一樣,願意花錢投資在合作夥伴工廠上,派駐工程師駐廠共同研發,提升工廠的技術,進而形成壁壘,久而久之,形成對手無法超越的技術鴻溝。
今時今日,消費者一方面會讚嘆Uniqlo的性價比,但同時,也會為他們的產品技術而驚艷。
亞朵同樣如此,每一次新產品的設計或技術參數均是超越市場同類競爭產品,連工廠也認為要求無理地高。
但是當最終找到同樣願意投入研發的工廠合作,大眾會發現一道技術鴻溝已慢慢形成,對手愈難跟進。
大道至簡,幾乎在所有製造業也會看到不少例子,是重頭到尾重新設計供應鏈,長期投入以建立技術鴻溝。
不過,知易行難,關鍵是創辦人要有這樣的魄力和膽識,同時相信「微笑曲線」,前期痛苦、後期享受。
然而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前期創業總是資源緊絀,如何巧妙平衡「唔好死」和「做大生意」總是一種困難的平衡。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