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多晶矽聯合體 光伏反內捲

建構多晶矽聯合體 光伏反內捲進展顯著

投資

廣告

近期更多新聞開始轉向質疑人工智能(AI),但這畢竟只是由媒體營造出來的雜訊,全球科技巨頭及中美兩國,仍大力投資發展AI的大邏輯並沒有改變。像上週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繼續推動AI的加快落地。

大邏輯沒變下,至少代表某些AI環節,如芯片、電力供應等,仍需求極大。以電力來說,根據市場預測,未來10年電力需求預計將激增25%至30%,其中AI驅動的數據中心將成為主導力量。這進一步推動電力來源的創新。
創新的電力來源,不能不提風能和光伏。早前筆者提及像龍源電力(00916)這類風能公司。
而最近光伏方面,內地傳出了一個頗為重大的消息。光伏行業或迎來史上規模最大的重組計劃,備受關注的多晶矽「聯合體」平台正在積極籌劃中,相關收購細節仍在商討。
協鑫科技(03800)董事長朱共山接受採訪時表示,17家企業已基本簽字,聯合體搭建預計年內完成。儘管具體方案尚未由官方公布,但預期已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多晶矽價格自7月低點已反彈超過50%,行業虧損局面有所緩解。

目前,市場對光伏行業最關注的正是供給側的改革,此次集結17家主要企業組成聯合平台,正是從供給側中最大問題的多晶矽環節入手,通過產能協調、質量分級和自律減產等機制,有效遏制行業無序擴張。
自國家重點推行「反內捲」以來,光伏產品價格修復效果亦相當顯著。例如今年第三季,多晶矽行業在「不低於成本銷售」價格法規要求下開始提漲,逐步恢復至綜合成本線上。價格上漲後,企業盈利亦明顯修復。

數據中心用電量龐大

除供給側的改革外,技術層面上,光伏產業也正經歷深刻變革。今年中國正式告別P型時代,N型單晶矽技術市場分額預計逾96.9%,

TOPCon、HJT、BC三大技術路線並駕齊驅,持續推動電池效率提升與度電成本下降。
隨著行業的「捲價格」問題慢慢解決,光伏行業將慢慢把重心回歸創新與良性競爭,對整個行業都是好事。
雖然目前減虧的主導邏輯不在於需求,暫時仍難以寄望有甚麼爆發性的盈利上升。但是,在AI大趨勢下,數據中心的龐大用電量始終是問題,光伏未來如能夠有效與這些數據中心深度融合,提供可靠電力,將會是重大的市場機遇。
總括而言,中國光伏行業反內捲進展有度,AI大環境下需求亦有望持續攀升,建議可關注港股光伏板塊,如協鑫科技、新特能源(01799)、信義光能(00968)等;美股則可留意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美股代號:FSLR)、大全新能源(Dago New Energy,美股代號:DQ)及Sunrun(美股代號:RUN)等。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聰明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