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餐飲 檢討品牌 資料圖片

百勝餐飲檢討品牌惹憧憬

美股

廣告

百勝餐飲集團(Yum!Brands, 美股代號:YUM)旗下餐飲品牌不算多,但粒粒皆星,世界各地隨時可見,門店總數比快餐龍頭之一的麥當勞(McDonald’s,美股代號:MCD)逾40,000間還要多。公司最近作出重要策略部署,對其中一個主要品牌必勝客(Pizza Hut,進行檢討,目標提升股東長遠價值。

百勝餐飲營運的品牌組合包括了KFC肯德基、Taco Bell、Pizza Hut必勝客,以至漢堡包連鎖店Habit Burger & Grill。
透過自營及特許經營超過61,000間門店,遍及全球超過155個國家及地區;當中肯德基佔近33,000間門店。

美國薄餅一哥地位被取代

公司11月初公布季度業績的同時,宣布重要策略部署,將會啟動程序就必勝客品牌探討不同策略選項,為股東及特許經營商,將長遠價值最大化。意味有機會為品牌引入策略股東、分拆,甚至出售。
有此部署,與近年必勝客表現有莫大關連。疫情期間,四處封城,餐廳關閉無人外出用膳,飲飲食食一切要靠外送或外賣。

當時必勝客成功由堂食必選,重新定位為外送必選,在疫情中銷情火熱。
然而過去兩年,消費者在後疫情報復式外出用膳;至最近消費降級,消費者餐飲消費大減,必勝客經營亦逆轉;加上市場競爭加劇,巴克萊估算,必勝客在美國薄餅市場的佔有率,已由2019年的22.6%,降至去年的18.7%,市場一哥地位被Domino’s Pizza(美股代號:DPZ)取代。

潛在出售必勝客品牌

管理層指,必勝客不單只是強大的品牌,其特許經營基礎遍及全球,規模毋庸置疑,絕對有條件在極奇分散的薄餅市場重掌領導地位。但強調有關策略探討未有既定目標,亦不設下時限。

另百勝餐飲收購在美國東南部128間Taco Bell的交易預計第四季完成,將強化自營分店網絡,有利提升毛利率,並帶動經營現金溢利及經營溢利增長。
人事方面,第四季開始,公司首席財務官將由Ranjith Roy出掌。至於專責品牌組合管理的首席消費官,會由Sean Tresvant擔任,將同時出任Taco Bell首席執行官。
目前必勝客的內地市場由百勝中國(09987)營運,就百勝餐飲對必勝客品牌作策略探討一事,百勝中國回應指,兩者為獨立運營企業,不會影響必勝客在內地的日常營運;現時必勝客在中國市場維持強勁勢頭,連續六季利潤錄得按年升幅,內地門店數目已超過4,000間。

肯德基仍是業績支柱

至於百勝餐飲上季度業績不俗,截至9月底止三季收入按年增加8.4%,至19.79億美元,略高過市場預期。
當中公司銷售佔6.97億美元,增長12%;特許經營及物業收入增加7%,至8.57億美元;來自特許經營的廣告及其他服務收入錄4.26億美元,上升6%。
按品牌劃分,來自肯德基的收入達8.79億美元,增加12%,Taco Bell貢獻7.3億美元,上升10%。至於必勝客收入只有2.4億美元,增長僅1%。
第三季經營溢利6.66億美元,升8%。按品牌劃分,來自肯德基的經營溢利3.92億美元,上升16%;經營溢利率提升1.5個百分點,至44.6%。

Taco Bell經營溢利增長7%,至2.67億美元;經營溢利率收窄1個百分點,至36.6%。
來自必勝客的經營溢利不足1億美元,僅8,400萬美元,倒退8%;經營溢利率收窄3.2個百分點,至35.1%。
若果只計自營業務,必勝客表現更差,季內錄得經營虧損100萬美元;Taco Bell自營業務經營溢利有7,100萬美元,上升14.5%;表現最好是肯德基,增長28.6%,至3,600萬美元。

核心EPS遠勝預期

第三季純利3.97億美元,增長4%。每股攤薄盈利1.41美元,增長4.4%。
扣除非經常性因素,核心經營溢利6.77億美元,上升7.5%。核心純利錄4.42億美元,增加13%;核心每股攤薄盈利1.58美元,增幅15%,而市場預測為1.48美元。

撇除匯率因素,全球銷售增長5%,主要受
Taco Bell及肯德基帶動,銷售增長分別達9%及6%。
值得留意,來自數碼系統的銷售達創紀錄的100億美元,佔整體銷售比例升至約60%,亦創出新高。季內門店增加1,131間,整體門店數目上升3%。
高盛指,美國Taco Bell市佔率持續擴張,業務表現令人鼓舞;與此同時,肯德基在美國門店數目穩健增長,國際市場仍有擴展空間。
故此將百勝餐飲目標價,由167美元上調至177美元(見圖表),維持「買入」評級。

百勝餐飲 檢討品牌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