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女股神」佩洛西告別政壇、投資回報16900%秒殺華爾街!退休後毋須公開持股、全球散戶抄功課要趁早
佩洛西告別政壇 投資回報碾壓對沖基金
現年85歲的佩洛西 1987 年踏入國會,其家族投資組合在她長達 37 年的政治生涯中同步急速膨脹。早期財務披露顯示,她與丈夫、風險投資家Paul Pelosi共持股票價值介乎61萬至78.5萬美元。
時至今日,有數據平台估算,二人持倉規模已逾1.3億美元,累計回報率更高達接近170倍,遠遠拋離同期道指約兩成多倍升幅。即使扣除複息效應,其家族組合的年化回報亦逼近 14.5%,較標普500、納斯達克及道指同期的 7% 至 9% 為高。
彭博統計顯示,單計 2024 年,佩洛西伉儷的投資組合錄得逾 5 成回報,既是標普500的兩倍有多,亦比大部分大型對沖基金更亮眼。市場因此長期流傳「跟著佩洛西買股,跑贏大市無難度」的戲言,甚至催生以她英文名命名的 ETF「NANC」,專門追蹤民主黨議員持倉。
外媒引述基金經理人形容,佩洛西交易風格「乾脆、進取、底氣十足」,據觀察,她往往在掌握足夠公司資訊後才落注,而非依賴技術走勢。她亦慣用深度實值(deep-in-the-money)期權,屬高槓桿、但勝率需非常穩陣才會出手的策略。其打法不求頻密交易,而是集中於判斷清晰、勝算較高的方向性倉位。
最大勝仗:12美元買入Nvidia
佩洛西的持倉中最受市場關注的,自然是 AI 板塊。在過去多年,她大幅加碼Nvidia、Palo Alto Networks、Salesforce、Netflix 及大量蘋果(Apple)股票,當中蘋果持股估值介乎2,500萬至5,000萬美元,是其最大重倉。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她在2023年底購入Nvidia的深度實值買權,翌年以每股約12美元行使,最終取得5萬股、遠低於市價。這筆投資當時估值逾700萬美元,被視為其最成功的期權操作之一。
報道引述保守派人士意見,指如果換作一般散戶做到這種回報,應該早已被指控內幕交易。而議員應否被禁止買賣個股的爭議亦愈演愈烈,最新版本的「議員交易禁令法案」甚至被俗稱為「佩洛西法案」,可見輿論聚焦之深。

2025持倉曝光:AI供應鏈「閉環式」佈局
市場今年再次關注她的一份新披露。2025 年 8 月公開的資料顯示,佩洛西的持倉早已從以往的科技巨頭擴展至整條 AI 產業鏈:由上游算力與核心晶片、中游雲端平台,再到下游應用、安全與能源供應,形成一個被市場形容為「閉環式投資組合」的布局。
與一般投資者不同,其揀股思路更接近供應鏈投資:不論 AI 熱潮在哪個環節爆發,組合中都會有相應標的受惠。更引人注目的是,佩洛西部分倉位為約3至6個月的期權,顯示押注的不是「十年大趨勢」,而是結合政策風向的短至中期行情。
由於華府政策往往牽動科技及能源板塊走勢,華爾街不少基金經理長期把政要持倉視為「國會山領先指標」;某程度上,市場認為政策走向可能早已反映在他們的投資動向中。
佩洛西宣布退休,象徵其政治生命走向句號;但對美股散戶而言,影響更直接——她退休後不再受財務披露要求限制,意味着未來外界無從監察其持倉動向,「抄功課」渠道亦正式消失。
佩洛西主要持倉股份

延伸閱讀:長實追差價!誠哥旗下新盤撻訂買家被入稟「追數」1700萬!三人被頒令破產、包括親子用品網店創辦人
延伸閱讀:高學歷中產慨嘆「光鮮背後」!月入坐底30K但生活「唔上唔落」、跟足規矩反而被懲罰:今日努力讀書,他日就係Loser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