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千萬富翁

花旗香港調查:香港千萬富翁人口增至39.5萬人 平均34歲累積首個100萬

即時財經

廣告

花旗香港最新發表的《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5年,本港擁有總資產淨值1,000萬元或以上、同時流動資產達100萬元以上的「千萬富翁」人數約39.5萬人,較去年增加約5,000人,佔21-79歲人口約7%。這群人平均年齡55歲,總資產淨值中位數為2,050萬元,流動資產中位數正好1,000萬元。他們普遍在34歲就累積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主要靠股票與基金起步,並於33歲完成首次置業,展現了較早的財富意識與行動力。

財富結構均衡,近半數資金投向投資產品

香港千萬富翁的資產配置相當平均,49%為流動資產、51%為物業,幾乎「一半股票基金、一半磚頭」。在流動資產中,50%為投資產品(股票、基金、債券等),另一半則是現金及存款,顯示他們在保持流動性的同時,仍積極追求資本增值。隨著財富級別提升,投資組合更趨多元:準億萬富翁(流動資產達5,000萬元或以上)在基金、債券及結構性產品的配置明顯高於一般千萬富翁,海外物業持有率亦大幅上升,從百萬流動資產人士的12%、千萬流動資產人士的23%,跳升至準億萬富翁的35%,反映財富全球化的趨勢。

跨代傳承成新焦點,超級富豪更積極部署

花旗香港客戶策略及銷售管理主管成靜雯指出,千萬富翁人數上升的同時,超級富裕階層的財富管理思維已從單純「累積」轉向「傳承與多元」。46%的準億萬富翁將「建立可轉讓資產」列為首要目標,遠高於其他組別的31-32%。在實踐層面,29%的準億萬富翁已啟動傳承行動,最常用工具依次為人壽保險(59%)、遺囑(53%)及家族信託(16%)。無論哪個財富級別的父母,都最希望子女達成「財務獨立」、「財富滾存增值」與「職業自由」,顯示香港富裕家庭對下一代的核心期待:不僅要守住財富,更要擁有自主的人生。

這份2025年報告勾勒出一群更成熟、更國際化、也更重視家族延續的香港千萬富翁群體。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樓股」配置,而是以更積極、更多元、更長遠的視野,重新定義富裕人生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