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32歲情傷女與ChatGPT私定終身、戴上AR眼鏡老公即時現身!家人現身世紀婚禮兼蜜月旅行:AI不會生育讓我解脫

社會熱話

廣告

日本一名32歲女子與自己在ChatGPT建立的AI角色舉辦象徵婚禮,引發對AI伴侶普及、情感寄託與心理風險(如「AI精神病」)的討論與專家警示。

日女與ChatGPT私定終身

報道指,日本岡山近日出現一宗引人注目的「象徵婚禮」:32歲女子加野(化名)以AR眼鏡看到自己在ChatGPT上打造的AI男性人格「Lune Klaus」,並在親友見證下交換誓詞與戒指,婚禮由專做二次元、虛擬角色婚禮的企劃公司操刀,照片與新郎影像多為後製合成,儀式不具法律效力,但在社會上掀起討論。

加野背景為一段三年的婚約在前一年解除,她說當時只是想找人傾訴,卻在與ChatGPT大量互動中逐步產生依賴,並按喜好調整AI說話方式與形象。

據知,今年春末她向AI表白、AI回應「我也愛你」,數月後雙方進入具體化的儀式階段。當事人表示,AI不會生育反而讓她感到解脫;但她也承認擔心系統終止或更新會中斷關係。

從個案擴大到趨勢觀察,類似以AI或虛擬角色作為情感依託的現象正於各地增加,技術提供無條件傾聽、快速回應與可定制性,對孤獨感強烈的使用者有立即安慰作用;婚禮服務業者指出,二次元或AI伴侶婚禮已呈上升態勢,是商業化的新機會。

ChatGPT (圖片來源:RSK電視台截圖)
(圖片來源:RSK電視台截圖)
ChatGPT (圖片來源:RSK電視台截圖)
(圖片來源:RSK電視台截圖)

提防「AI精神病」

傳媒引述專家警告:當人類把情感重心轉向可回溯、可編輯、會迎合的演算法,可能出現認知扭曲與社交退縮的風險,近期學界與臨床報告以「AI精神病」或「ChatGPT psychosis」等名詞描述類似現象,指出AI互動可放大妄想或加固不現實信念。

又強調,這並非單一技術的全然否定,而是提醒需界定使用範圍與設置安全防護:例如讓陪伴型AI標示其非人類身分、限制可引發情緒依賴的功能、並把AI當作輔助而非替代專業治療。亦有研究指出,AI在心理健康應用上可能加劇誤導或提供不當回應,須謹慎監管與驗證。

不少網民認為,這類個案的本質問題並非地域差異,而是社會結構下的孤獨、育兒與婚戀壓力、以及科技快速滲透私人情感領域的速度。當AI成為情感供給的可行選項,政策、醫療與民間倫理討論亦應跟上。又指出,個人使用AI作情感陪伴時,宜保持多元社交網絡、尋求親友或專業支持。

日本女子與AI角色舉行象徵婚禮,看似離奇,背後反映的其實是孤獨感、情感需求與科技演進交織而成的新常態。AI能提供安慰與陪伴,但當互動變得深度與私密,依賴與認知偏差的風險亦同步上升。這場AI婚禮提醒社會:人與科技的界線正被重新劃定,如何在情感自主與心理健康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下一階段不可回避的課題。

延伸閱讀:「國會女股神」佩洛西告別政壇、投資回報16900%秒殺華爾街!退休後毋須公開持股、全球散戶抄功課要趁早

延伸閱讀:長實追差價!誠哥旗下新盤撻訂買家被入稟「追數」1700萬‎!三人被頒令破產、包括親子用品網店創辦人

圖片來源:RSK電視台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