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衝突 日本水產

中日衝突持續升溫 共同社:中方再次暫停進口日本水產

時事

廣告

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再次跌至冰點?日本共同社報道,中國政府已向日方通報,決定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儘管中方曾因福島核處理水排海而在2023年8月全面實施禁令,但談判近兩年後關係逐步回暖,水產進口今年6月逐步恢復,今月初中方又確認日本扇貝對華出口亦恢復,豈料中日關係又再急劇惡化。中方是次行動,被廣泛視為是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的反制措施。

中方在周二的聯合國大會上,更嚴厲譴責高市早苗的言論暗示武力介入台海,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破壞」,更直指日本「根本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經貿與外交:關係解凍的微光再度熄滅

中國政府重新暫停進口日本水產的決定,讓雙方歷經近兩年談判才逐步回暖的經貿關係再度受挫。這次事件的導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發中方在外交層面的強烈不滿。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改革會議上,公開指責高市的言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公然違背日本所作的「走和平道路的基本承諾」。

儘管雙方外交官員——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周二在北京進行了磋商,但局勢仍未降溫。同時,國家安全部亦發聲,披露近年來破獲一批日本間諜滲透案,顯示中方已將此外交摩擦升級至國家安全層面。

影響擴散:旅遊受阻與文化產業的寒流

外交風波的影響已迅速擴散至文化和旅遊等民間交流層面。在旅遊方面,雖然最新數據顯示,上月訪日外國人中有超過18%來自內地,但中國政府已開始呼籲國民避免前往日本,據報多間中國大型旅行社據報停辦日本旅行團,已有超過49萬張赴日機票取消。

文化產業也面臨衝擊,原本計劃在近期登陸中國內地院線的兩部日本電影——《蠟筆小新:熾熱的春日部舞者們》及《工作細胞》——已對外宣布暫緩上映。此前熱映的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也受此事件拖累,雖然上映僅數日已累積4億人民幣的票房,但票房現已呈現顯著下滑態勢,上映第五日的票房預測已經跌至2,000萬元左右。

儘管關於《鬼滅》提前下映的傳聞未獲官方全面證實,但部分地區影院已撤下排片,顯示民間情緒對進口日本文化產品的壓力正在增大。面對緊張局勢,日本文部科學省已向在中國的日本人學校和大學發出安全通知,要求保障相關學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