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夠里數 飛歐洲 資料圖片

儲夠里數飛歐洲 檢視最強賺里數信用卡

理財

廣告

轉眼已經來到年底,如果你正打算明年來一趟歐洲長途旅行,不妨趁現在開始累積飛行里數。本港提供飛行里數回贈的信用卡五花八門,每張信用卡的里數回贈機制各有不同,有信用卡只要符合指定簽賬類別,便可以低至每2元簽賬便可以賺取1里,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儲到最多飛行里數。

本欄今期將會分析幾款主流的飛行里數信用卡,依照它們的里數回贈機制,比較多張信用卡,讓你有目標地為明年的歐遊行程儲飛行里數。
飛一趟歐洲長途旅行,以亞洲萬里通(Asia Miles)為例,一般經濟艙來回動輒需要60,000至80,000里,視乎日子而定。
若希望在一年內儲夠兌換所需的里數,善用一張高回贈的信用卡便格外重要。

滙豐指定商戶簽賬2元賺1里

讀者要揀一張最適合用來賺取飛行里數的信用卡,很大程度取決於日常消費習慣。
因有些信用卡只要是日常消費,已能夠賺取里數;有些則可以通過海外簽賬,來換取較高的里數回贈。
論里數回贈率,滙豐EveryMile信用卡的回贈比率可以低至2元1里,而且簽賬回贈無上限,是其最大賣點。

此外,滙豐EveryMile信用卡勝在夠日常,只是日常例行消費已經能夠賺取飛行里數。
使用該卡在指定商戶簽賬,便可以憑每2元簽賬賺取1里飛行里數,其指定商戶包括星巴克咖啡、太平洋咖啡,以及% Arabica等咖啡店。
另外,日常交通搭車包括九巴、城巴、新巴和港鐵,又或駕駛人士每次在蜆殼和中石化等油站入油,以及泊車費或在行車隧道收費站付款,都能夠以2元1里的回贈比率來賺取里數。
相當於打工仔每日的基本開支,包括搭巴士或港鐵,以及到咖啡店買杯咖啡提神,都能夠把日常消費隨手變成里數,可說是相當划算。

至於其他本地或海外消費,使用此信用卡簽賬則劃一為5元1里。
數字銀行Mox Bank的Mox信用卡,則所有消費不限類別,一律每4元簽賬可賺取1里飛行里數,無回贈上限,夠直接簡單。
條件是該行客戶的活期存款結餘金額,需要維持在25萬元或以上,若戶口的活存結餘金額低於25萬元,里數回贈率會降至每8元簽賬才可賺取1里數。
該卡客戶,倘若想賺取里數作為回贈,需要在Mox手機應用程式,選擇把Mox信用卡轉換成里數獎賞模式。

Citi信用卡可免費用貴賓室

若本身已經經常飛、因工作需要經常到海外出差,或想每次旅行都有更好的享受,使用機場貴賓室,Citi PremierMiles信用卡便可滿足相關要求。

Citi PremierMiles信用卡為海外及網上外幣簽賬提供低至3元1里數回贈。
該卡用戶只要當月簽賬額,包括本地及海外簽賬達到20,000元或以上,該月內海外及網上外幣簽賬可以低至3元簽賬賺取1飛行里數。
若當月簽賬額未達到20,000元,該月的海外及網上外幣簽賬會變為每4元簽賬賺取1飛行里數。
而Citi PremierMiles信用卡在本地簽賬,可賺取飛行里數比率為8元1里。
另一賣點,是Citi PremierMiles信用卡的積分不只可以兌換國泰「亞洲萬里通」計劃,合共有12個航空公司的里數計劃可以揀選,且積分不會過期。

該卡用戶可以兌換國泰、英航會員俱樂部、卡塔爾航空Privilege Club,新加坡航空KrisFlyer,以及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等航空公司的里數計劃。
同時,該卡用戶每年度可以免費使用機場貴賓室服務12次,服務範圍覆蓋全球指定逾70間環亞機場貴賓室,須在使用環亞機場貴賓室服務後30天內,簽賬滿5,000元。

常搭國泰揀渣打信用卡

另外,星展銀行(香港)的DBS Black World Mastercard,至今年底,海外簽賬每2元可換取1里的優惠,須當月簽賬額達20,000元,並在DBS Card+ App登記。

在額外里數優惠期過後,使用DBS Black World Mastercard在海外簽賬每4元可換取1里飛行里數;本地簽賬則每6元可換取1里飛行里數。
此為全年優惠,該卡用戶毋須先前登記,亦無簽賬金額要求。
最後是渣打國泰Mastercard,用該信用卡在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航空的消費,可以低至每2元簽賬賺取1里飛行里數,該卡適合經常乘搭國泰或香港快運的人士。
包括訂購國泰或香港快運的機票、在預訂國泰假期和免稅品,都可以符合合資格簽賬範圍。
譬如,持卡人在國泰及香港快運消費,累積合資格簽賬滿8,000元,可以賺取4,000「亞洲萬里通」里數;而在食肆、酒店及海外簽賬類別,使用渣打國泰Mastercard可以每4元簽賬賺取1里數。

最筍是渣打國泰Mastercard信用卡消費賺取的積分,每月自動免費轉換成亞洲萬里通飛行里數,可節省中間轉換的手續費。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