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宏福苑火災引發變革 政府擬全面改用金屬棚架代替竹棚 林超英:易燃的圍網和發泡膠是明顯的物質禍首
政府目標與業界顧慮:平衡靈活性與耐燃性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亦表示,雖然竹棚在香港有長久歷史,具備靈活性高、在狹窄街道中較為便利的優勢,但其耐燃方面遠不及金屬棚架,為了安全起見,政府需盡快改為全面使用金屬棚架。政府將為業界提供相關協助,包括培訓工人及協助商家轉型。同時,屋宇署將會考慮是否需要改善或加強金屬棚架和竹棚的規管。
發展局與業界會面後達成共識,將製定「非一刀切」但方向清晰的行動綱領。下一步工作是識別適合轉用金屬棚架的工作情景,例如新建樓宇及位處街道寬闊的現樓維修,並為符合該等情景的工程項目訂定一個較為進取的轉型路線圖。儘管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對轉型持開放態度,但他關注金屬棚架在儲存和運輸上的問題,估計要全面轉型需時超過兩年。
林超英質疑:禍首是「網和膠」,為何追究「竹」?
對於政府擬全面取締竹棚架的決定,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達強烈質疑。他指出,在這次火災中,「易燃的圍網和發泡膠是明顯的物質禍首」,但他不解為何「被追究的對象竟然是不易燒着的竹?」林超英認為,原本用於保護棚架工人的圍網,在此次事件中反而成為了毀人家園的「殺人兇手」,助長火勢迅速蔓延。
林超英進一步將矛頭指向背後的制度問題,批評由2009年開始的「屋宇更新大行動」是為工程界「保就業」,結果令居民生活在「不人道的全面圍封中」,現在還增加了火災的死亡威脅。他質問,事故發生後,焦點不應只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應追究「人」和「制度」上的問題。
轉型路線圖與規管機制:政府工務工程先行示範
事實上,政府在事故前已開始推動金屬棚架的應用。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曾在2025年6月書面答覆立法會時指出,在國際和內地先進城市中,金屬棚架因其在環保、耐燃性、堅固度和耐用程度上的優點而廣泛被採用,認為金屬棚架是「大勢所趨」。為進一步推廣,發展局曾要求在2025年3月21日或以後招標的政府工務工程新建樓宇合約中,有半數工程採用金屬棚架。
雖然政府當時表示「無意取締竹棚架」,會繼續探討提升竹棚架安全,但是次宏福苑火災顯然加速了轉型路線圖的制定。此外,發展局強調設有嚴格的工務工程承建商季度表現評核制度,若承建商涉及嚴重工地安全事故(不論是工務工程或私人工程),將依規管機制即時暫停其工務工程投標資格,甚至從認可名冊除名,以達到震懾和懲處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