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 封城 一年前警告成真 通脹可望真正見頂 留意內地封城政策影響

一年前警告成真 通脹可望真正見頂 留意內地封城政策影響|力奇

投資

廣告

2021年3月底,敝欄指出從普通債劵交易出來的市場債息,與抗通脹債劵交易出來的實質債息相減,可以得出投資者的通脹預期(Breakeven Inflation Rate),而當時的5年期Breakeven Inflation Rate升穿過去10年的高位,去到2.5厘水平,令人意外。

筆者繼而表示這與知名空頭Micheal Burry的警告不謀而合,並重溫「股神」畢菲特在1980年給股東的信上的通脹課,「股神」認為「通脹稅」對股票回報相對不利,但投資一流企業仍是無辦法中的辦法。

最後,本欄引述施羅德的報告指出,股票雖然是差劣的短期抗通脹工具,因為通脹憂慮一般會拖低投資情緒,但股權資產仍是長遠最有希望帶來超出通脹的回報,特別是與原材料或能源相關的股票。

截至4月中,中國海洋石油(00883)的一年回報有54.1%;紫金礦業(02899)的一年回報則達37.5%,證明了資源股抗通脹的能力。

通脹 封城 一年前警告成真 通脹可望真正見頂 留意內地封城政策影響
(圖片來源:中新社)

據報,在經濟總量佔全球85%、人口佔全球三分之二的20國集團(G20)中,共有13個國家近期的通脹率超過5%,只有四個國家的在3%以下,包括日本、中國、沙特、印尼。可以說,通脹已成為環球現象。

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主要發達經濟體長期量化寛鬆政策(QE),但並未出現嚴重通脹。

報道指,2008年第三季至2017年底,歐美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達209%和375%;同期貨幣供應量僅增長30%、80%,平均增速為2.8%、6.5%,跟同期1.8%、3.1%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相距不遠。

然而,新冠疫情爆發後,歐美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更為激進,而且政府更直接派錢,導致貨幣供應大幅增長,與之前的「放水」沒有引發高通脹有本質上區別。

翻查資料,在1974至1981年的高通脹期間,美國的廣義貨幣供應(M2)增長近倍,最新美國M2則為21.7萬億美元,比七年前的11.9萬億美元增長逾82%。

兩段時期的貨幣供應增長,絕對可以相提並論,難怪市場對持續的高通脹有憂累。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lton Friedman所言,通貨膨脹從來都是貨幣現象,但要留意的是,Friedman的貨幣理論算式是MV=PQ,因此,單看貨幣供應的M難以一窺全豹。

M放緩Q增加減通脹壓力

在1974至1981年,M2的貨幣流速(Velocity, V)介乎1.7至1.9倍之間,而2020年第二季開始,貨幣流速只有1.1倍,比上世紀70年代低了接近40%,在M同樣高企而V大幅降低下,目前是否步入70年代式的通脹,仍有不少商榷餘地。

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局開始收水,預期M的增速會放緩,V或會小幅上升,若新冠疫情得到平息及供應瓶頸進一步舒緩,經濟供應(Quantity,Q)有望提升。

總而言之,按MV=PQ,M的放緩和Q的增加都會減輕通脹(Price, P)的壓力。

當然,在失業率低企下,勞動供應緊張仍然是一大風險,但近期美債長息的抬升優於短息,令長短息差擴闊,這對經濟來說屬好消息。

此外,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以及俄烏之戰加速逆全球化進程,本來各國都按照自己的優勢去生產,實行及時供應鏈,未來則會補強各自底層的供應鏈,令效率降低,推升製造成本,有機會使通脹難以重返以往的低水平。

通脹 封城 一年前警告成真 通脹可望真正見頂 留意內地封城政策影響
(圖片來源:iStock)

無論如何,通脹未必如新聞顯示般悲觀,內地經濟亦未必如表面般脆弱;畢竟,內房股表現及新冠疫情的處理都令人憂心,但首季經濟數據似乎顯示,外貿、外資仍然戀棧內地市場。

新華社指出,內地首季貨物進出口總額達9.4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0.7%,東盟超越歐盟重新成為內地第一大貿易夥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持續增長。

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43.2萬間,按年增長5.7%,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4.52萬億元,增長14.1%,佔比達到48%,按年提升1.4個百分點。

據悉,國際直接投資實體(FDI)在2021年流入內地1,790億美元,按年增20%。

2021年首兩個月,FDI投資額378億美元,大幅增長近38%;今年首季實際使用外資3,79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5.6%。

換言之,雖然面對外憂內患,但內地實體經濟表現還可以;當然,短期內續看防疫政策,如果新冠病毒廣泛傳播,而封城此起彼落,則一幅好牌難免愈打愈爛。

延伸閱讀:創夢天地午後一度暴瀉逾74% 首席營銷官何猷君合夥人:將持續增持!

延伸閱讀:內地16名金融高層涉被查落馬 招行市值蒸發近千億 副行長:非常著急!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iS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