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郎屢遭冤枉 無阻Food & Life乘風破浪︳張雄略專欄
創辦人壽司師傅起家
公司創辦人清水義雄原本是壽司師傅,在1975年已經開始於大阪市經營立食壽司店,一度轉型外賣壽司店,在84年才成立壽司太郎公司,再次轉型迴轉壽司。而另一邊廂,其弟清水豐亦曾成立另一壽司太郎公司。兩兄弟以相同品牌各自經營,與香港兩家譚仔米線餐廳的故事確有相似。直到1999年,兩家壽司太郎公司合併,翌年再改名為壽司郎公司,才成為現時公司的雛形。
攻港6年擁39家分店
說到壽司郎,自從其於2019年於香港開設佐敦一號店起,登陸6年至今已擁有39家分店,其最大優勢莫過於高性價比。而日本壽司郎最初定價以每碟100日圓起,挑戰最高餐點品質的策略並無二致。消費者並非傻瓜,食材質素有目共睹,亦不能以拙劣的說辭文過飾非。不過在日本競爭對手林立,想採購更優質的食材,在不犧牲盈利的前提下,降低各種成本就要使出渾身解數。
早在2002年,公司已開始在壽司碟裝上晶片,以追蹤壽司的新鮮度和收集數據。據說公司以此世界首創的回轉壽司管理系統,成功將廢棄的食物減少75%。此外,壽司機械人、平板電腦、專用輸送帶、自助付款和訂坐App等,壽司郎不一定是最先採用,但卻是最成功將其用於降低營運成本。此外,要降低食材成本當然少不了全球批量採購,日本壽司郎甚至在網上列出每種食材的來源地,而以其採購規模之大,根本不可能用上走私食材。
母公司持續增長
而在公司層面,壽司郎於06至08年間一度陷入股權爭奪,所幸並未影響公司營運。壽司郎於00年代不斷進步,終夠於2011年起成為業界第一,並於同年進軍韓國,其後再進入台灣、香港、東南亞及中國等市場。即使經歷疫情、TikTok少年舔豉油樽事件,以及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水產等打擊,仍無阻公司一直成長。在日本和海外壽司郎業務的帶動下,母公司Food & Life在過去5個財年的收入和營業利潤,就分別獲16%和25%平均複合增長。筆者亦看好公司能持續增長,尤其中國及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甚至開拓北美市場亦不足為奇。
筆者公司管理之基金持有Food & Life之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