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返工?政府研判是否頒「極端情況」消息:初步研判暫時不需要動用
廣告
超強颱風「樺加沙」對本港造成廣泛破壞,市民普遍關注明日(25日)的上班、上學安排。據本地傳媒獲悉,特區政府高層正進行跨部門會議,研究是否需要頒布主要用於災後的「極端情況」,但初步研判暫時不需要動用。
「極端情況」為「山竹」後設立 僅用過一次
所謂「極端情況」,是政府因應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交通嚴重癱瘓的混亂情況而設立。在該機制下,即使八號風球取消,政府仍可建議僱主在指定時間內,除必要人員外,不應要求僱員上班,讓社會有更多時間清理及復修。該機制設立至今,僅在2023年9月的「世紀黑雨」期間發出過一次。
消息:料有充足時間處理善後
據悉,雖然「樺加沙」在十號風球生效期間,已導致全港多區出現塌樹及水浸報告,港鐵亦表示部分露天路段的電纜設施需要頗長時間搶修,但政府高層初步評估,認為應有充足時間處理災後的塌樹及設施破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日前曾表示,希望「極端情況」不需要再用,但若有需要,政府亦會啟用。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機制 | 「極端情況」 (Extreme Condition) |
目的 | 在超強颱風等天災後,若交通、基建受嚴重影響,政府可頒布此情況,建議僱員在八號風球取消後,仍無需即時上班。 |
設立背景 | 因應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交通嚴重癱瘓而設立。 |
歷史 | 設立6年多以來,僅在2023年「世紀黑雨」期間**使用過一次**。 |
今次「樺加沙」情況 | – 政府高層正開會研究是否需要頒布。 – 消息人士:初步研判暫時不需要動用。 |
考慮因素 | 全港多區有塌樹及水浸報告;港鐵表示露天段電纜受損,需頗長時間修復。 |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 早前說法 | 「我們希望極端情況不用再用,但是如果有需要,我們會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