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曾升穿二萬七創四年新高 高盛維持「增持」籲逢低吸納
廣告
受惠於美國聯儲局重啟減息,港股周四(18日)早市氣氛熾熱,恒生指數一度向上突破27,000點大關,高見27,058點,創下四年來的盤中新高。國際大行高盛同日發表報告,維持對A股和H股的「增持」評級,建議投資者可「逢低吸納」。
高盛:機構投資者是升市主力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在報告中指出,雖然盈利對股市持續上漲是必要的,但流動性亦是關鍵。報告反駁了「本輪升市由散戶驅動」的看法,指出數據顯示,中外機構投資者才是本輪行情的關鍵流動性提供方。報告認為,由於機構目前對境內股票的持有比例,仍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未來潛在的資產再分配空間巨大。
料巨額儲蓄將流入股市
高盛估算,自2020年以來,內地家庭已累計有高達80萬億元人民幣的儲蓄,其中約55萬億可被視為「超額儲蓄」。報告預測,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下,這些儲蓄有望從類現金產品,持續轉向股票市場,為A股的「慢牛」格局提供穩固支撐。
個股方面,受「國產替代」消息刺激,中芯國際(00981)及華虹半導體(01347)等晶片股今日表現強勢。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市場表現 | 恒生指數周四(18日)盤中曾升穿27,000點,高見27,058點,創4年盤中新高。 |
主要催化劑 | 美國聯儲局重啟減息。 |
焦點板塊 | 國產晶片股(中芯、華虹)受追捧。 |
大行觀點 | 高盛 (Goldman Sachs) |
L 評級 | 維持對A股和H股的**「增持」(Overweight)**評級。 |
L 策略 | 建議逢低吸納 (Buy on dips)。 |
L 升市動力 | 本輪升市由中外機構投資者驅動,而非散戶。 |
L 潛在資金 | 內地家庭高達55萬億元人民幣的「超額儲蓄」,有望持續流入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