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傳說 SBF

華爾街傳說︳天才人設 SBF—從加密神童到世紀騙徒的崩塌啟示錄

即時財經

廣告

頂著一頭蓬鬆捲髮、永遠穿著短褲和T恤,他看起來像個剛從宿舍走出來的電腦極客。在短短幾年內,他創立的FTX交易所估值衝上數百億美元,他本人則被稱為「加密神童」。他將自己包裝成一個信奉「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 EA)的慈善家,聲稱賺大錢只是為了「做最大的好事」。

他就是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SBF)。

然而,這場天才的表演,在2022年11月戛然而止。FTX的轟然崩塌,揭示了一場價值數百億美元的世紀騙局

第一章:天才人設與巨額財富的誕生

SBF 的背景無懈可擊:父母是史丹福大學的法學教授,他本人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MIT),主修物理和數學。這份履歷,為他披上了**「頂級精英」**的外衣,證明了他的智力足以駕馭高風險的加密金融市場。

然而,他最成功的資產,是他精心打造的個人形象:

1. 「簡樸」的外表:麻痺世人的防線

他與華爾街西裝筆挺的形象格格不入。他標誌性的裝束是:一頭亂蓬蓬的捲髮、一件連帽衫、一條短褲,腳穿拖鞋。

他對外宣稱,他將精力全部投入工作,根本沒有時間打理自己。他經常在辦公室的懶骨頭(Bean Bag)上過夜,或是開著一輛價值不高的 豐田 Corolla。這種刻意的「不修邊幅」,有效地向公眾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這個人如此專注於工作和慈善,以至於他對物質財富毫無興趣。」這種簡樸,反而成了他最強大的信任濾鏡

2. 「有效利他主義」的道德光環

SBF 真正的高明之處,在於將自己的商業行為披上了**「道德外衣」。他信奉「有效利他主義」(EA),這套哲學的核心是:「你應該賺盡可能多的錢,然後將其捐給能做最大好事的慈善機構。」**

  • 他將 FTX 定位為一個「賺錢機器」,目的只是為了**「做最大的好事」**。
  • 他利用這層光環,贏得了政界、名人和監管機構的信任。他的政治捐獻數額巨大,使他被視為加密世界的「成人」,一個願意與體制合作的「救世主」。

在巔峰時期,FTX 的估值衝上 320 億美元。SBF 的個人財富也隨之飆升。這種獨特的「天才+道德」人設,成為了他最強大的護城河,讓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在背後進行風險極高的操作。

第二章:救世主的假面與崩塌

SBF 的「功」,是他建立了一個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帝國;而他的「過」,是他利用這個帝國,進行了系統性的欺詐。

危機爆發於 2022 年 11 月。市場意外發現,SBF 允許他的對沖基金 Alameda Research 秘密地從 FTX 客戶那裡提取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於風險投資、政治獻金,甚至個人揮霍。

這場騙局的核心是**「信任」。客戶將資金存入 FTX,相信這是一家安全的交易所,但 SBF 卻為 Alameda 開了一個秘密的「後門」**,使其可以繞過所有風控和抵押品要求,動用客戶的資產。

當擠兌發生時,FTX 無法償付客戶資金,導致其在 24 小時內崩潰。這場崩塌,最終造成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客戶資金損失。

第三章:鐵證如山與法律的審判

SBF 隨後被引渡回美國,接受審判。這場庭審揭示了更多的細節:他從一開始就知道這項欺詐行為,並且積極參與其中。他的幾位前同事,包括他的前女友兼 Alameda CEO 卡羅琳·埃里森(Caroline Ellison),都出庭作證,證實了這場欺詐的細節。

SBF 的「天才」光環,在法庭上被徹底擊碎。陪審團在聽取了證據後,迅速做出裁決:SBF 面臨的七項欺詐和串謀罪名全部成立。

「我的動機從來不是為了行騙。」 SBF 在審判中如此辯稱。但法律的裁決證明,他的「賺錢行善」哲學,最終成為了掩蓋他個人貪婪的謊言

最終,他被判處 25 年監禁,這為他充滿爭議的生涯,劃上了一個慘痛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