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奇聞 彭博 資料圖片

【銀行奇聞】彭博:內銀為「跑數」 傳請求客戶借錢兼代付利息

即時財經

廣告

《彭博》報導,內地銀行為了達到監管機構的放貸指標,正採取罕見做法,包括請求客戶申請貸款,甚至主動為客戶支付貸款利息,以營造放貸指標的需求。

企業主:銀行求我借錢

報導引述在浙江經營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的Jerry Hu指出,他上月接到大型銀行信貸經理的請求,希望他借款500萬元人民幣,先存入指定賬戶,下個月初再還款,銀行方面將自行負責利息支出。Jerry Hu表示,由於其公司現金流穩定,是銀行的優質客戶,因此經理一直致電給他。他直言:「我其實並不需要借錢,但還是同意幫忙。」

反映實際貸款需求疲弱

報導根據對近20位銀行人士的訪談顯示,由於銀行面臨前所未有的完成考核指標壓力,但實際的貸款需求卻遠遠不足,類似上述的做法正變得越來越普遍,甚至有信貸人員自掏腰包替零售客戶支付消費貸款的利息。分析指出,這些現象凸顯了中國決策者面臨的困局——他們可以降低融資成本並增加資金供應,但卻無法強迫企業和個人在經濟放緩時,進行借貸、消費或投資。

核心資料表

項目 詳情
事件 內地銀行為達放貸指標,傳出請求客戶申請貸款,並代為支付利息。
消息來源 《彭博》引述近20位銀行人士及企業客戶
具體做法 企業客戶: 請求借款500萬人民幣,下月償還,銀行負責利息。

零售客戶: 請求申請消費貸款,數天後償還,銀行(甚至信貸員自掏腰包)支付利息。

背後原因 1. 監管機構要求銀行新增貸款不得低於去年

2. 經濟增長放緩,有效貸款需求人數可能進一步減少。

宏觀啟示 中國決策者面臨挑戰:可以增加資金供應,但無法強迫人們借貸、消費或投資
官方回應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暫未回應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