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為慳稅買自願醫保嗎 扣稅三寶精明投保策略
首先,自願醫保與傳統醫保的分別,是前者標準化條款和保障範圍,並設有最低要求,包括須受保在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醫療開支。
投保人可以就自願醫保所繳交的保費申請稅務扣除,每份保單的最高扣稅額8,000元。這意味即使保費高於8,000元,亦只會以上限8,000元計算扣稅額。
最終慳到多少稅,視乎保費和稅率而定,以現時香港最高稅階的17%,每年繳付8,000元保費為例,每年可以慳到的稅款便是1,360元。

家人投保VHIS可扣稅
納稅人為自己及「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也可以申請稅務扣減,不設數目上限。
舉例男士為自己和太太同時投保自願醫保,兩份保單皆享扣稅額上限8,000元,並以17%稅率計,共可慳稅2,720元。
所謂的「指明親屬」,包括納稅人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
自2019年願醫保面世,至今已超過五年,市場上自願醫保產品也愈來愈豐富,並分有「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
「標準計劃」提供相當於自願醫保最低合規要求的條款及保障,因此各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範圍幾乎無大分別。然而,保費可相距甚遠。
截至本週一(3月3日),根據自願醫保計劃辦事處數據顯示,以40歲不吸煙的男士為例,「標準計劃」的年繳保費,由最低2,075元,至最高4,914元都有。
保費最低的是虛擬保險公司眾安人壽的「ZA自願醫保」;最貴的是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香港)的自願醫保計劃「適健保」。
在考慮選擇哪間保險公司時,除了保費這項考慮因素外,還要顧及理賠渠道是否適合自己。
若在虛擬保險公司投保,理賠時須自行在網上完成,沒有保險代理代為跟進保單,這都在投保前要了解清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
靈活計劃保障差距大須留神
最基本的「標準計劃」以外,保險公司也有提供更高保額及更多保障項目的「靈活計劃」。
保險公司在自願醫保的框架之上,可以增設附加保障和賠償限額,市面上產品五花八門,年繳保費差距較標準計劃更明顯。
據自願醫保計劃辦事處數據顯示,富衛人壽的「倍衛您醫療計劃」,若以40歲不吸煙的男士為例,年繳保費約2,252元,是「標準計劃」當中保費最平的一家。
而保費最貴的一家,是周大福人壽的「逸康保」醫療保障計劃,40歲不吸煙的男士的年繳保費達63,175元。
保費差異如此大,皆因產品的保障範團有很大分別,富衛人壽該產品設有18萬元的自付費,坊間又稱墊底費。
自付費是受保人須自己承擔的金額部分,以上述產品為例,即是保險公司只會支付超出18萬元以外的合資格醫療費用。
而周大福人壽該計劃,不設自付費,且保障地域範圍適用於全球,在保障範圍上較闊。
在考慮哪款計劃時,投保人應避免僅追求最低的價錢,或走極端為求扣稅;加上自己用不到的額外保障,硬把保費谷大至8,000元,卻用不著保障。投保人應該根據個人預算、現有保障及健康狀況來選擇最合適的計劃。
TVC新供款享基金單位回贈
至於TVC相對簡單易明,類似於一般強積金供款,供款人須開立TVC賬戶,然後直接作出供款,供款可以享稅務扣減優惠。
而TVC的稅務扣減上限為每年60,000元,
須注意TVC和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是共用這60,000元上限。
在可投資的強積金基本方面,TVC與一般強積金供款一樣,可投資於強積金計劃所提供的任何基金,若在開立TVC賬戶時沒有選擇基金,供款便會按預設投資策略進行投資。
想用TVC來扣稅,其中一個好處是供款人可以不定期、不定金額進行供款,可以因應個人情況隨時增加、減少,甚至停止供款,自由選擇重新供款時間。
但資金一旦投入TVC賬戶,就不能夠隨便提取,就與強制性強積金供款一樣,TVC賬戶結餘須保存至65歲才可提取,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除外。
要留意的是,強積金的回報波動可以很大,以及回報是非保證,特別是股票基金,有機會今年賺錢,但到下一年變為蝕錢。
而且,即使是同一類別基金,個別基金的表現也可相差甚遠,以及要注意基金收費水平。
現時部分強積金受託人提供TVC開戶優惠,富達成員與另一位親友共同申請TVC賬戶,雙方各自向富達TVC賬戶供款不少於60,000元,可以享500元基金單位回贈。
其他的強積金供應商也有類似的優惠,只要在3月31日或之前作出TVC供款,可以獲得基金單位回贈,包括有恒生強積金、永明金融和宏利等強積金受託人。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