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港府政策過於保守︳區塊鏈專家 李思聰足本版:當年JPEX事件騙局形象太深
廣告
加密貨幣的應用範疇已遠超投資層面,皆因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可用於不同的領域,包括金融、教育、醫療、甚至身分認證。雖然港府也著力打造香港成為Web3中心,惟法制上過於保守;加上教育不足,很多市民仍對加密貨幣抱懷疑態度,有礙區塊鏈在港發展。
香港在加密貨幣交易有嚴格限制,除要在持牌交易所買賣外,目前能交易的幣種只有比特幣及以太幣兩隻,想買Solana要透過其他渠道。
惟銀行一旦發現資金流入非持牌交易所,則有機會被視為非法交易而遭到戶口凍結。
李思聰又認為,香港的區塊鏈發展,甚至比內地落後。
「內地現在也有自己研發的區塊鏈叫BSN(Blockchain service network),可是香港連發一個代幣也有機會犯法。」
在區塊鏈世界,會經常發行代幣(Token)或非同質化代幣(NFT),但在現行香港法例下極難做到這兩件事。李思聰表示,現行法例無非是想保障大眾的資產安全,但基於此原因便定出嚴苛法制,過度約束市場,便是本末倒置。正如Uber(美股代號:UBER)的經營模式是創新典範,但在香港就有機會犯法。「發展創新科技,不可以用一條繩紮著它。如果在創新時,走出一點點就犯法,是不能孕育新價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