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區的經典:Rolex GMT-Master 展覽香港首站登場
廣告
當鐘錶不只是時間的載體,而是橫越全球、見證時代轉變的象徵,Rolex GMT-Master 便是不容忽視的傳奇。這款於1955年誕生的專業腕錶,因應商業航空崛起而設計,成為跨時區旅行人士的理想夥伴,至今仍象徵著連繫、精準與探索精神。繼日內瓦首展後,Rolex GMT-Master「Time Zone to Time Zone 穿越時區」展覽正式登陸香港,作為品牌海外巡展的首站,於2025年5月26日至6月8日假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舉行,免費對公眾開放。
一場橫跨七十載的時區之旅
GMT-Master 的誕生,源自1950年代航空旅遊革命。隨著洲際飛行技術突破,旅行者需快速掌握多個時區時間,Rolex 因而研發出配備 24 小時指針與雙色旋轉外圈的 GMT-Master 腕錶,讓佩戴者可同時讀取兩地時間。
展覽以豐富資料與實物展示,細述 GMT-Master 腕錶如何由飛行員工具,進化為廣受演員、藝術家、探險家所青睞的都會經典。展品涵蓋多款歷代錶款,包括 Rolex 經典傳承部門珍藏的古董腕錶,更以短片形式呈現 GMT-Master 腕錶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塑膠玻璃外圈,鋁製外圈,以至2005年後的 Cerachrom 陶瓷材質,展現 Rolex 在設計與物料上的不斷創新。
機芯演化的時光軌跡
GMT-Master 另一重要軌跡,來自機芯的持續進化。由 1955 年的 1036 型號,到1982年可獨立調校時針的 3085,再到現今搭載於 GMT-Master II 的 3285 型號,Rolex 對精準、耐用與功能性的堅持,貫穿每一次升級與命名上的轉變。
此外,展覽亦重現了多項標誌性設計元素,如 Chromalight 夜光顯示技術,以及經典的 Jubilee 紀念型錶帶,展現品牌如何在傳承中尋求革新。

精準背後,是一種哲學
GMT-Master 的故事,不僅是鐘錶技術的演進,更反映 Rolex 一以貫之的品牌精神。正如品牌創辦人 Hans Wilsdorf 所堅信:「Perpetual」不只是錶面的鐫刻,更是一種對完美與探索的追求。
從深海潛水到外太空探索,從航空飛行到城市穿梭,GMT-Master 的歷史與當代價值,在這場展覽中得以具體呈現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