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基礎設施營運機構的網絡安全升級之路
廣告
香港第一條網絡安全法例《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將於2026年實施,營運者需確保電腦系統安全,建立合規框架,實現風險可視化與實時通報,避免高額罰款。關鍵基礎設施一旦遭受網絡攻擊,不僅影響公共服務運作,更可能引發連鎖合規風險。創新科技提升了營運效率,但也增加了保護資訊系統的難度。營運者該如何做好準備迎接挑戰?
當務之急:全面偵測安全漏洞風險
營運機構常專注於維護和升級IT系統,卻忽視了營運技術(OT)的重要性。不同於數據導向的IT系統,OT直接監控實體設備和基礎設施的運作,在電力、鐵路等領域更涉及國家安全層級的監管要求。隨着OT網絡融合至雲端運算、IoT及工業物聯網(IIoT)等技術,傳統的OT安全措施,如隔離區域或網絡,已不足應對。營運者必須重建智能化的 OT安全架構,加強數據加密、訪問權限和持續監控,以預防和應對安全漏洞的風險。
合規基石: IT與OT資產透明化
另一大挑戰是機構缺乏對IT和OT資產的全面了解,難以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因此,建立具透明化的資產清單至關重要,包括所有設備、軟件及網絡連接,以便識別潛在威脅和脆弱性。營運者還需深入了解核心資產的弱點,定期進行漏洞掃描;並加強威脅情報分析,了解駭客攻擊方式、目標及身份,優先修復高風險漏洞,有效分配防護資源。
萬無一失:緊密的智能安全防線
為加強電腦系統安全,營運機構需完整的安全體系,包括制定和審查涵蓋IT和OT領域的安全政策與流程,並進行安全成熟度評估,建立安全路線圖。此外,更要定期進行風險和脆弱性評估,實施配置管理,同時加強對第三方網絡安全供應商的管理。
對於維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駭客只需成功一次,我們卻須萬無一失,因此對網絡安全專才的需求急增。更重要的是,與信譽良好的技術服務供應商合作,提供24×7合規監控,利用AI技術加速安全評估和合規差距分析,提高整體安全防禦能力,將網絡安全轉化為合規競爭優勢。
協作致勝:共建智慧城市安全生態
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威脅,需政府、營運商、技術夥伴協作,共建智慧城市安全生態,推動香港成為大灣區網絡韌性標竿。
撰文:聯想電訊盈科企業方案(LPS)技術基礎設施服務主管曾炎焜
撰文:L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