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20英里》的投資啟示 三大重點判斷公司買唔買得過 |洪龍荃

《日行20英里》的投資啟示:遇上惡劣天氣更加要買 三大重點判斷公司買唔買得過 |洪龍荃

投資

廣告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Jim Collins寫下了無數商業經典著作,其中《Great By Choice》一書曾經提出了一個思考問題:甚麽才是卓越公司?卓越公司的基因有甚麽不同之處?

撰文:洪龍荃|圖片:unsplash
Jim與同事從美國20,000多家公司中進行了11層的篩選,最終找出了七間能夠安然度過產業逆境與經濟動盪的企業。這七家企業連續15年的市值增長是同業的10倍,有些甚至超過百倍。

他通過嚴謹的研究去論述這些10倍速公司的基因,並不是更具冒險精神、更具遠見或更具創造性,反而令人意外的是更恪守原則、更注重實證驗證、更自律謹慎地進行選擇及時刻警惕伴隨風險的選擇等。

 《日行20英里》的投資啟示 三大重點判斷公司買唔買得過 |洪龍荃
(圖片來源:unsplash)

堅持持續推進

其中第三章節中提到「日行20英里」的故事最為令人深刻。

故事講述由於北極點於1909年被美國人拿下,於是在1911年10月,有兩位探險家同時瞄準了南極點這個處女地進發。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另一位是俄羅斯的斯科特。他們同時分兩路出發,競爭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榮譽。

當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把挪威國旗插在南極點,而斯科特探險隊的五名成員在探險途中不幸全部遇難。兩位探險家均是極具經驗,但是為何最終結果迴異?

Jim在書中特別提到,在整個探險過程中,阿蒙森一直堅持持續推進的原則。

在天氣好時絕不會走得太遠,以免筋疲力盡;在遭遇惡劣天氣時,也堅持前進,保持進度。他把探險隊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至20英里。

另外斯科特則完全相反,在天氣好時,斯科特讓隊員們全力以赴;天氣不好時,則躲在帳篷裏抱怨。那為何 「日行20英里」 這麽重要呢?

 《日行20英里》的投資啟示 三大重點判斷公司買唔買得過 |洪龍荃
(圖片來源:unsplash)

逆境中保持信心

Jim主要總結了三點:

(一)在逆境中,讓你對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
(二)在遭遇破壞性打擊時,讓你減少災難發生的可能;
(三)在失控的環境中,讓你保持自制力。

好天氣並不會永遠存在,如果缺乏堅毅的心態和務實的預期,要征服嚴酷的南極,簡直極度困難。

最近中港股市表現不濟,不少投資者均心情欠佳,筆者希望藉著以上分享,為大家帶來「心靈雞湯」。

筆者一直奉行以長期思維去進行投資,情況就類似阿蒙森的探險隊一樣,會長期持有優質增長性企業(日行20英里),除非企業的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不然他們長期將帶來優秀收益。

筆者不會因為短綫市場波動,便隨便清倉逃離市場(躲在帳篷裏抱怨)。

筆者會以務實的態度看待投資,是以「年」,而不是以「月」或「日」去判斷投資成績,因為筆者是股市的長期投資者,難以要求每一個投資目標,均能在短時間内提供可觀回報。

以中長綫思維去判斷公司的發展方向,遠比判斷短期股價走向容易。投資市場如征服南極般困難,困難的市場更能讓我們驗證是否真的明瞭公司的核心價值和願意長期持有。

越困難的時刻會出現絕佳的投資機會,沉著應戰,管理好心理預期,才是股市長期獲勝之王道。

延伸閱讀:唔怕唔夠單 只驚做唔切!藥明生物PE咁高仲有冇得升?|洪龍荃

立即加入「經一共肥計劃」

每日低至~$2,大量文章無限重溫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由港股美股到加密貨幣,經一特別搜集業內專家撰文分析,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利用Python 搵出強勢港股,成為經一會員即可體驗,無需編程知識!!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如我有特別需要申請政府津貼,有什麼津貼可以申請?

如是長者/傷殘人士,可以留意長者生活津貼長者咭樂悠咭傷殘津貼申請綜援等等,在住屋方面,可以考慮申請公屋

如果我想外旅/返回內地,有什麼需要留意?

首先,要留意特區護照/回鄉證是否需要續期,以及留意不同貨幣的匯率走勢,包括人民幣兌港幣日元兌港元英鎊兌港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