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有贏家︳傅允軒專欄
貿易戰有幾恐怖,市場的反應證明一切。就是因為太過恐怖,所以大眾都不相信能夠持續地打下去。
面對中國的頑抗,美國只好撤回對其他國家的大部分關稅,然後定下90天的延期。
表面上,延期是給予其他國家向美國跪低的談判機會,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如果美國真的能夠承受中國的反制,根本就不會有這90天的延期出現,各國只要按兵不動,美國並沒餘力再向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開戰。
持久戰既然對美國不理,這令囚徒們都意識到,只要大眾保持緘默,到時到候所有囚徒就會全部獲釋,於是便難以出現「囚徒困境」中的既定結局,不會出現互相出賣的場面。
中國商家焉知非福
事實是,美國無法阻止中國貨品運去第三個國家洗白,然後流入美國,只要洗白成本低於145%的關稅,又或者他國製造相同貨物的成本就可以,大把水位。
這樣一來,中國原本要運去美國的貨物,非但不會滯銷,而且更可以在那145%之內分一杯羹,賣到比原本更高的價錢。故此,由關稅引起的通脹,全部由美國消費者硬食。
對於這個結局,筆者認為美國沒有可能預計不到,原因是中國在過去七年貿易戰之中,雖然對美國的直接出口減少了,但是出口總量卻不減反增。美國深知肚明,這種迂迴的洗白貨品運作模式,其實一直存在,而且無法阻止。
事實既在眼前,而且具備出入口數據支持,顯然特朗普深諳貿易戰無法遏制中國,卻在本屆任期繼續將貿易戰加碼。
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態度,或多或少印證了筆者一直以來的信念是正確的,那就是特朗普推動貿易障礙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鼓動全球通脹,藉此化解美債。
如意算盤既定,於是便得出美國在4月2日向全球制定的「對等關稅」。
然而,中國的強硬反抗,似乎遠超特朗普的預期,以致於一時意氣用事,將中美兩個互徵的關稅,推高到史無前例的天文數字。
物價升完不會跌
特朗普意氣用事本來就是為了面子,如今卻因為那份面子,令到自己今天的境地更為尷尬,週二(4月22日)鬆口求和的姿態,跟20日前的意氣風發出現180度轉變。
稍為玩大了,通脹不能一下子增得過猛。
如果筆者一直以來對於貿易戰背後的真正意義解讀正確,那特朗普的最後一步,將會是把美國的通脹輸出全世界,讓國際物價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這亦是筆者十分確信,中國能夠脫離通縮的其中一個原因,正在密切留意消費股。
貿易戰終有一天會完結,物價卻不會因此而回調,每盎斯3,000美元的金價將會成為常態,這讓美國今天背負36萬億美元的債務,實際上比10年前的23萬億美元的價值更低,貿易戰絕對有贏家。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