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長期升浪不變!樓價未受政治影響 無殼蝸牛對沖樓價升幅方法|樓市點睇
撰文:SmartED編輯部|圖片:unsplash、何柏基、新傳媒資料室
沽空樓市=沒有自住物業?
正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經常提及,在香港居住的市民沒有持有自住物業,等於沽空樓市,持有一層樓自住僅是「平盤」,言下之意是在能力範圍以內買樓自住。不過,任志剛並没有為無能力上車的無殼蝸牛提供解決方案。
最簡單的解決方案,為將部分儲蓄購買地產股或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盡量令自己的老本增長跟得上樓價升幅,以確保不會被有樓階級大隊大幅拋離。即使有能力晉身有樓階級,但做不到斷捨離的話,棲身蝸居也是寸步難移。一般人自置居所能力愈來愈低,發展商也將價就貨,「龍床盤」只會愈起愈多,居所面積隨時細過一個標準車位(約129平方呎)。
迷你倉股票或REIT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家庭住戶的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15平方米(約161平方呎),其實人均居住面積和車位面積相差不遠。事隔四年,相信這個數字只會愈來愈低,迷你倉生意應運而生。
樓價、租金均節節上升,迷你倉業主也不是開善堂,必定會按時調升租金。奈何,香港並沒有純粹的迷你倉股票或REIT,香港人沒有方法直接對沖,這方面的租金開支上升。不過,遠在英倫有一隻迷你倉REIT,叫Big Yellow(英股代號:BYG), 過去五年其基金單位價格急升95%。
Big Yellow在英國擁有數百萬平方呎的樓面,分布在不同城市。美股也有至少六隻投資迷你倉的 REIT,在過去五年都錄得可觀升幅。雖然這些迷你倉REIT持有的資產均在英美等地,始終當地迷你倉求過於供情況,未必如香港般這麼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