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90後入不敷支!逾1.5億人「喪買」陷負債漩渦: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
廣告
90後逐步走向職場,在擁有穩定收入的前提下,逐漸展現龐大消費力。特別是近年流行電子支付、「先買後付」等便捷交易方式,同時卻成為年輕一族負債的「雙面刃」。內地報告指,近9成90後背負債務,而且需要分期攤還,只有13.4%年輕人屬於「無債一族」。
90後慣常「超前消費」
在社交通訊、網絡購物、影視娛樂,電子貨幣和互聯網支付方式正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而且普及程度相當高。基本上,時下90後年輕人只需「一機在手」,便可跨地域連接消費市場,藉此滿足強大的消費欲望。
根據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消費金融聯合時代數據日前發布的《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顯示,在2021年,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將貢獻了65%的消費增長,是消費群的主力。
報告指,「超前消費」便成為90後的生活日常,意指年輕人消費金額脫離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慣常地「先駛未來錢」,將日後收入提前到當下消費。

近半90後涉消費貸款
《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顯示,內地消費貸款的年齡層,90後就佔了49.3%;除了償還按揭,有6成以上的90後將消費貸款投放於改善生活品質和休閒性質。
數字顯示,內地約有1.75億名90後,當中只有13.4%(約2,340萬)的年輕人沒有負債,相反,有86.6%(約1.51億)的90後曾經接觸過信貸產品。
90後心得:少買點,買好點!
至於《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則發現,有55.8%的內地年輕人表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自己生活必需」,40.2%的年輕人則選擇「少買點,買好點」。
作為互聯網慣性使用者,90後熟練地穿梭在各個平台之間,微博、微信、B站、小紅書、淘寶,對比產品和渠道的優劣。整體來說,年輕人傾向花錢以追求品質提升和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