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後 聯合健康現契機
美國是一個「病不起」的國度,屬少數沒有全民醫保制度的已發展國家。人民要自掏腰包支付高昂的醫療保費,一旦病倒或發生意外,才可應付天價的醫療費用。
美國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只為提供予65歲或以上、殘障人士,以及末期腎病病人,並須要居住美國五年或以上才有資格獲得。
醫療乏保障制度複雜
另一種替代聯邦醫療保險的選擇,是聯邦醫療優勢計劃Medicare Advantage,或稱為C部份。
這計劃屬「捆綁」式計劃,由聯邦醫療保險核准的私營保險公司提供,各計劃的費用和福利有所不同,基本覆蓋住院保險、醫療保險及處方藥保險,並向自費人士提供額外保障範圍,例如眼鏡和視力、助聽器材和聽力、牙科,以至針灸及健身計劃。
一般人要自行購買私人保險,又或由僱主投保,才可獲醫療保障。
但由於保費高昂,很多時根本有保險亦未能覆蓋醫療開支;令每五個美國人當中,便有一個承擔著醫療債務。
貴為美國醫保一哥 領先藍十字
作為病人與醫療體系的中介,美國醫療保險是一門龐大及具影響力的生意。
按2024年美國直接保費市場佔有率計,聯合健康以15.3%領先同業,排第二位的安森藍十字佔有率僅10.3%。
聯合健康主要分兩大業務部門,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care)主要提供健康保險服務,包括針對低收入人士、較低成本的醫療保險Medicaid(俗稱白卡),以及Medicare。
而Optum部門則運用數據技術提升醫療系統效率和服務,覆蓋醫療保健服務(OptumHealth)、數據分析和諮詢(OptumInsight),以及藥品福利管理(OptumRx)。
龍頭也好,今年首季業績令市場失望。收入按年上升9.7%,至1,095.75億美元,低過市場預期。
當中保費收入865.34億美元,增加10.9%;產品收入上升9.4%,至130.36億美元;服務收入89.72億美元,增加0.9%。
經營溢利91.19億美元,增長14.9%。來自UnitedHealthcare佔52.26億美元,增加18.9%;
其經營溢利率提升0.4個百分點,至6.2%;Optum經營溢利38.93億美元,上升10%;其經營溢利提升0.3個百分點,至6.1%。
純利錄62.92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14.09億美元;每股攤薄盈利6.85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攤薄虧損1.53美元。經調整純利66.07億美元,上升2.7%;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7.2美元,增幅4.1%,略低過市場預期的7.29美元。
大降預測 觸發拋售
雖然疫情後,美國人口對健康及醫療需求穩步回升,但管理層坦言首季表現未達公司預期,醫療保險業的財政壓力仍未消除,未來會繼續積極應對經營環境挑戰,恢復長線盈利增長目標達13%至16%水平。
公司調低2024年12月所作的全年展望預測,料2025年每股盈利,介乎24.65至25.15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介乎26至26.5美元,原先預測為29.5至30美元。
公司下調盈測主要考慮到旗下Medicare Advantage業務因成本不受控上升,特別是門診與急診服務的使用率急升所致。
另外,聯邦政府對現有及新的複雜病症病人Medicare資助減少;Optum Health業務因為風險調整模型的影響,導致報銷減少;與此同時因接收了來自其他保險公司的會員,其健康狀況較複雜,令醫療成本上漲。
更大問題是市場上其他提供Medicare Advantage的保險公司退場,這些會員醫療需求相對大,拖低了公司的盈利。
不利消息接踵而來
派完成績表,股價當日應聲下挫兩成。惟未到一個月,不利消息接踵而來,行政總裁Andrew Witty將辭任,而因應醫療成本急升,公司取消全年展望預測。
更甚的是美國司法部擬對公司的Medicare Advantage展開調查,可能涉及醫療保險欺詐行為。消息觸發股價再一次急跌。
縱使首季業績疲弱,摩根大通仍看好,將目標價由405美元上調至418美元(見圖表),維持「買入」評級。
該行相信,公司管理層今、明兩年將會致力降低Medicare Advantage客戶的增速,以達致控制成本目的;甚至退出部分沒有盈利的計劃。整體而言,集團相信有能力走出盈利低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