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實習生挑機Google Perplexity AI估值百億
今年4月底,Perplexity剛進駐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讓後者用戶可搜尋答案及生成圖片,進一步擴大Perplexity的使用群及知名度。
Perplexity成立於2022年,因為其實時高效、精準的AI輸出、推理結果及搜尋引擎的用戶介面,受到全球開發者與研究人員歡迎。
在一次採訪中,黃仁勳被問到:「你自己使用ChatGPT或谷歌AI聊天機械人的頻率高嗎?還是會用其他產品?」
黃仁勳回答:「我一般用Perplexity,我真的幾乎每天都在用,比如當我近期想了解AI如何輔助藥物研發的時候,就會用Perplexity進行相關搜尋。」
三人團隊集結創業
Perplexity的故事需要從三位創始人說起。其中最年輕的,是1994年出生的印度裔小伙子Aravind Srinivas,他在印度理工學院分校獲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後,來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
畢業後,Aravind加入OpenAI研究語言模型和擴散模型。他一直對AI和深度學習很感興趣,這也是他從印度來到美國的原因。
而真正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是在OpenAI的實習經歷,當時研究員Ilya Sutskever給了他很大啟發,決定專注無監督學習和生成模型的研究。
2022年夏天,AI創業風起雲湧,Aravind也躍躍欲試。
他發現Google常常給不了想要的結果,而且搜尋過程過於繁瑣,於是決定自己打造一款能直接生成答案的搜尋引擎。
Aravind的想法與Denis Yarats一拍即合,後者曾經在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Bing、Facebook及問答網站Quora擔任AI科學家。
另外,他們還找來華裔年輕人Johnny Ho合作。Johnny從12歲開始學習編程,2012年他還在上高中,就在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中罕見地以滿分贏得冠軍,其後被哈佛大學錄取,畢業後在美國最大的問答平台Quora工作。
創始團隊於2022年8月成立Perplexity,立志做打敗Google的AI搜尋引擎。
Perplexity的首款產品Bird SQL於2022年12月發布,利用OpenAI的Codex將自然語言轉換為SQL查詢,用於搜尋當時的Twitter數據庫。
GPT3.5發布,AI搜尋熱度飆升。Perplexity團隊反應迅速,一週後建立在GPT3.5基礎上的Perplexity AI正式上線。
估值或飆升至180億美元
Perplexity AI上線首月吸引了220萬名訪客,隨後逐月成倍增長,很快成為矽谷現象級產品,2024年迎來大爆發。
2024年,Perplexity估值水漲船高,1月完成由IPV領投的B輪融資,融資金額7,360萬美元,估值達5.2億美元。
在一眾投資者名單中,輝達、大數據公司Databricks、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始創人貝佐斯(Jeff Bezos)、前Twitter副總裁Elad Gil,以及前GitHub首席執行官Nat Friedman等名字都出現了。
同年4月,Perplexity宣布完成約6,300萬美元融資,估值逾10億美元。
今年3月,有消息人士透露,Perplexity AI正在洽談新一輪的籌資計劃,其估值可能飆升至18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去年12月進行募資時估值90億美元的兩倍。
Perplexity的特點是人數不多,團隊精幹,公司剛啟動時也就只有寥寥數名員工,發展至今也只有幾十人。
速度和專注,或許正是當下AI白熱化競爭中突圍的兩大秘訣。
簡單來看,Perplexity AI是建立在大模型之上的AI搜尋應用,有別於傳統羅列網頁式搜尋,Perplexity利用AI工具提供經過提煉總結後的答案,並附上出處。
Aravind最終決定做Perplexity的原因,是在產品上線後才意識到。「在開發Perplexity過程中,我們意識到AI生成的內容可能會顛覆傳統搜尋模式。
「因為如果人們不再點擊鏈接,廣告這一商業模式將失去意義。關於這一點還有許多細節,但這一核心洞察是我們在產品上線後才逐漸明確的。當意識到這一點,我就感到我們找到了方向。」Aravind說。
Perplexity是利用大語言模型和自然語言處理,綜合多個來源實時提煉出簡明扼要的回答,而非單純羅列搜尋結果。
與其他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的最核心區別,在於Perplexity能提供更多實時訊息,以及與AI技術深度融合的無廣告AI搜尋操作界面,其AI搜尋結果的精準程度,位居領域最頂尖地位。
在商業模式上,Perplexity採用免費與付費訂閱相結合的靈活模式。
Perplexity還發布了一項新的出版商收入共享計劃,當出版商的內容被AI生成的答案引用時,Perplexity將與出版商分享一定比例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