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市場 芝商所 資料圖片

亞太市場潛力巨大 芝商所:外匯期權交易量激增74%

投資

廣告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芝商所(CME Group)外匯期權業務表現持續亮眼。芝商所全球外匯期權業務負責人Chris Povey日前訪港接受專訪時指出,該交易所外匯期權交易量自今年以來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4%,創下歷史新高。他強調,亞太市場僅佔芝商所外匯期權總交易量約5.7%,未來增長潛力可觀,此行亦肩負強化該區參與度之任務。

Chris表示,芝商所在外匯市場的產品涵蓋期貨、期權與EBS(即期與無本金交割遠期NDF)三大類。
其中,以加幣與人民幣相關產品表現最為亮眼,他說:「2025年第一季度,加幣兌美元期貨交易量年增42%,而美元兌離岸人民幣(CNH)期貨則年增20%。」

亞太市場 芝商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CNH日均交易4億美元

他補充,外匯期權整體表現更勝一籌,年初至今每日平均名義交易量約為71億美元,最近單日交易量更一舉突破230億美元,創下近年高點。
CNH已成全球最活躍的貨幣之一,也是芝商所重點關注對象。
「CNH期貨目前日均交易金額約4億美元,期權產品自18個月前推出以來增長快速,客戶參與度日益提升。」他補充,過去12個月,芝商所是全球美元/CNH期權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至於在岸人民幣(CNY)期貨方面,芝商所提供的CNY產品以美元現金結算,目前交易量有限,尚未觀察到明顯增長趨勢。
針對近期中美貿易戰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Chris指波動性上升將提升投資者避險需求。

「無論是企業或資產管理機構,都需要透過衍生性金融產品對沖匯率風險,或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
對市場關注的「港元去美元化」議題,他回應,雖然目前芝商所尚未推出港元期貨或期權產品,但會持續評估市場需求,作為未來可能開發新產品的依據。
美國政府債務擴張對市場可能造成影響,Chris觀察到其外匯期權市場的流動性反而有所提升。「參與者愈多,市場愈具流動性。像是歐元、日圓、英鎊、澳元與加元等主要貨幣的交易頻繁且穩定。」

日圓期貨需求上升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日圓期貨交易量相較2024年增長19%;日圓期權更是飆升44%,顯示市場需求顯著上升。

對於去美元化,芝商所表示目前仍然以美元計價的期權產品為主,並未觀察到顯著轉向。然而在新興市場方面,該集團積極擴展CNH期權,交易量穩居全球第一位。
Chris又留意到,面對美國聯邦儲備局決策與經濟數據公布等關鍵事件,短年期的「每週期權(Weekly Options)」愈來愈受到市場關注。
Chris指出這類期權可鎖定具體事件進行避險或押注,提供更高交易靈活度,目前已佔整體交易量三分之一,並持續擴大。
Chris此行除造訪香港外,也於早前往新加坡。他表示亞太區對外匯市場極為關鍵,芝商所將持續透過產品創新與客戶接觸,來擴大市場參與。「這也是我此行來亞洲最主要的目的。」

近年來,國際投資者與個人交易者在外匯市場的參與持續升溫,無論是全球頂級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以至零售交易者,都日益活躍於芝商所平台,形成極具多樣性的交易生態。
「我們看到所有類型的交易者都在增長,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健康的發展現象。無論是對沖基金、銀行還是散戶,均在積極參與外匯交易。」
在交易策略方面,期權市場中,像是買權價差與賣權價差等順勢操作策略愈來愈受歡迎,相較於過去偏好在市場平靜時執行的波動率策略,此趨勢顯示投資人更注重行情趨勢的掌握。

推動外匯市場電子化

隨著數位貨幣的興起,芝商所亦持續關注央行數碼貨幣(CBDC)動向。儘管目前尚未有推出計劃,但集團已上市多項加密貨幣期貨產品,包括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並於近期宣布將新增Solana期貨。

談及2025年的市場挑戰與機會,Chris認為市場波動已不限於固定時段,交易時間分布趨於全天候。
「我們目前專注的重點,是推動外匯市場的電子化。雖然部分市場仍以語音交易為主,但我們正努力將其電子化,推動應用程式介面(API)和電子交易,取代傳統的語音與手動方式;此外,我們目標不只是領先其他交易所,更希望擴展至場外市場(OTC);另墨西哥披索、巴西雷亞爾與韓圜等新興貨幣,亦是我們未來重點發展標的。」Chris說。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