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分紅實現率 投保分紅保單前必看指標
在保單計劃書上,保險公司會列出保單的預期回報,乍看之下回報似乎不錯,但計劃書上的回報數字會包括非保證部分,因此只可以作為參考,不能視為保證收益。
最終非保證部分能夠實現多少,很視乎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這受很多市場因素影響,難以有絕對客觀的公式來推算。
始終紅利屬非保證,收益可以很浮動,客戶可以怎麼評估保險公司釐訂的預期回報是否過分樂觀?

保險公司須披露分紅實現率
這便涉及到分紅實現率,可以了解分紅保險過往派發非保證利益的表現。
當比率愈接近100%,代表保險公司愈接近達到銷售時預期的非保證利益,即回報貼近保險公司的預測。
相反,若比率愈低,代表保險公司實際回報遠比銷售時所預期的回報為低。
比率高於100%,例如分紅實現率為120%,即表示實際的非保證金額較銷售時的參考金額高20%。
根據保險比較平台10Life去年公布的數據,
分析本港保險市場的紅利實現率狀況,發現只有38%數據能夠達到預期回報實現100%或以上紅利,反映保險公司的紅利實現率表現參差。
保險公司的紅利實現率,其實可以公開查閱,保監局網頁的「保險公司分紅實現率的網站列表」,就列出各家保險公司披露分紅實現率的網站。
以中銀人壽的分紅終身壽險產品「綻放人生收益壽險計劃」為例,於2023年報告年度的週年紅利分紅實現率,在2022和2021年保單年度均為100%,即非保證回報實現銷售時的預期回報。
在其餘保單年度,由2015至2020年該產品的紅利分紅實現率,則介乎90%至94%。
再以友邦一款分紅保險終身壽險計劃「充裕未來計劃3」為例,在2018年推出,於2018年至2020年保單年度期間,其復歸紅利的分紅實現率僅介乎81%至85%,相當於產品本身預期今年累計非保證分派100元,而最終該保單年度分派81至85元(該產品已經停售)。
當然,分紅實現率並不可作為未來表現的指標,但可以作為參考,了解保險公司的往績,在過去一段時期是否能夠實現其非保證利益。
另外,紅利實現率會隨著時間而浮動,因此不應該只留意個別年度的紅利實現率,應該查閱所有保單年度的紅利實現率,以更全面了解保單的整體表現。

分紅保單演示利率7月設上限
其次,在參考紅利實現率數據時,還應該參考保單貨幣、紅利類別及非保證回報與總回報佔比等。例如,保單的非保證回報佔比是否過高。
在一般情況下,非保證利益所佔比重愈高,雖然潛在回報可能愈高,但也代表投保人可獲派回報的波幅亦愈大,風險相對較高。
為了防止市場出現過度進取的投資回報演示和銷售手法,保監局將由7月起,將會就分紅保單就演示利率設定上限。
該局規定港元保單的演示利率上限為6%;非港元保單則為6.5%,措施將於今年7月1日實施。
簡單而言,保險公司日後在銷售分紅保單時,向客戶提供的利益演示的內部收益率,不可以高過有關上限,以避免保險公司以過度進取的預期回報來吸引客戶投保。
此上限並不代表把分紅保單的回報率封頂,保險公司仍可向投保人派發高於上限的紅利,因此並不會影響保單的實際回報,只是更妥善管理投保人對於回報的合理期望。
另一項重要指標是總現金價值比率,該比率所反映的,是當保單退保時,保單持有人所收取之總金額,這當中包括保證回報,以及非保證回報。
總現金價值比率計及保證回報
當中,包括保證現金價值、保證現金、保證入息、週年紅利、終期紅利、復歸紅利的現金價值、非保證入息及其累積利息等。
在理解總現金價值比率時,當總現金價值比率達到100%或以上,表示保險公司達到銷售時預期的總派發金額或更多。若總現金價值比率低於100%,則表示實際派發的金額低於銷售時利益說明文件所述的數額。
簡單而言,分紅實現率可以了解到分紅保單非保證回報的實現狀況;而總現金價值比率,則計及保證部分和非保證回報的總回報。
目前,保監局未有強制要求保險公司披露總現金價值率,但保險公司一般都會在官網披露總現金價值比率,在投保前應在保險公司網站了解有關比率。而在保監局的網站內,亦有列出保險公司分紅實現率的網站列表(www.ia.org.hk/tc/fulfillment_ratio/list_of_insurer.html)。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