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並無泡沫危機 以太幣逐步吸納博倍升 | 傅允軒

加密貨幣並無泡沫危機 以太幣逐步吸納博倍升 | 傅允軒

投資

廣告

比特幣(Bitcoin)在11月上旬升創69,000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後,升浪無以為繼;轉頭已在上週六(12月4日)下試42,000美元水平,極速下插39%。短時間內急跌,惹來泡沫爆破疑雲。

撰文:傅允軒| 圖片:iStock

有這種想法的投資者,除了認定比特幣長線跌浪已經開展之外,本身亦先有一大前設。

這個前設就是比特幣過去的升浪是一個泡沫,既然是一個泡沫,那泡沫爆破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每當比特幣以至加密貨幣板塊大跌,皆會有投資者喊出泡沫爆泡的推說。

問題是,加密貨幣的升浪,到底是否屬於泡沫?其實我們亦未有定論。

正如古人普遍認為世界是一個平面,並不相信地球是圓的,當人們的思想被既有認知局限,便很難接受新事物。

筆者雖然不常參與加密貨幣買賣,但對其掘起一直懷有開放態度,特別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在四年前,開始進行比特幣期貨交易之後,筆者更加認定加密貨幣禁無可禁。

加密貨幣禁無可禁

筆者不認為比特幣是泡沫的另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價格已遠遠高於2017年的高位,而在2017年投資者經常聽到比特幣是一個泡沫的推說。

比特幣所以有價值,完全建基於「市場普遍認為它有價值」而有價值,本質上跟沒有工業用途的黃金是相同的;若市場不認為黃金是泡沫,那麼投資者也不應該視比特幣為泡沫。

 加密貨幣並無泡沫危機 以太幣逐步吸納博倍升 | 傅允軒
(圖片來源:iStock)

既然比特幣是否屬於泡沫也未可知,所以每當比特幣價格大跌,筆者會想這是否一個長線跌浪,還是短線調整?從不會考慮是否泡沫爆破。

同樣道理,放在以太幣一樣適用,特別是以太幣走勢仍然亮麗。

週線圖顯示,最近幾星期明顯在4,000美元水平覓得支持,以走勢而論至少比90%港股值博。

當然,個別魚目混珠的加密貨幣的確屬於泡沫,如早前爆破的魷魚幣就是一例,所以筆者來來去去只會買賣交投最為活躍、認受性最高的幾隻貨幣。

說到發掘不知名而又有潛質的加密貨幣的工作,就留給其他「叻仔」做好了。

以太幣挨邊吸納博倍升

技術上,以太幣正在5月12日浪頂4,400美元水平反覆爭持,暫可視為橫行整固型態,上週六低位已成重要支持,如能守於其上,上升趨勢有望延續;

尤其是以太幣已經升了一段時間,一旦淡友冚倉離場,絕對有機會引發數以倍計的升勢。

 加密貨幣並無泡沫危機 以太幣逐步吸納博倍升 | 傅允軒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至於近期推介的Tesla(美股代號:TSLA),1,000美元股價已成為全球好友達成共識關口,最近兩次日線圖的調整,均在跌破1,000美元不久便覓支持。

雖然日線圖錄得疑似「雙頂」轉淡型態,但10月下旬公布業績後的「上升裂口」,繼續為股價構成支持。

Tesla作為全球電動車轉型行業的領導者,筆者常說不能以舊有的方法對其分析或估值,就像2,000年前,在一個眼見是平面的世界要相信地球是圓一樣,思維不能被既有認知所局限,更何況就算今天博失Tesla,風險亦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延伸閱讀:ARKK跑輸大市逾40% 牛市女王Cathie Wood:等我7年、一定翻身!|吸錢怪物

立即加入「經一共肥計劃」

每日低至~$2!全年訂閱最著數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由港股美股到加密貨幣,經一特別搜集業內專家撰文分析,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每日低至~$2,加入「經一共肥計劃」!訂閱後能閱覽名家專欄及專題報道,更可參與會員Live Chat。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如我有特別需要申請政府津貼,有什麼津貼可以申請?

如是長者/傷殘人士,可以留意長者生活津貼長者咭樂悠咭傷殘津貼申請綜援等等,在住屋方面,可以考慮申請公屋

如果我想外旅/返回內地,有什麼需要留意?

首先,要留意特區護照/回鄉證是否需要續期,以及留意不同貨幣的匯率走勢,包括人民幣兌港幣日元兌港元英鎊兌港元等等。